我的衣柜
·黄银侠·
明天就要去外地出差了,我打开衣柜想整理一下行装,然而,五光十色的衣裳,款式各异的服装让我久久驻目不动。一件件美观亮丽的配套裙装,一身身休闲娱乐的运动装,一套套显示职业的工作装,保暖衣、羊毛衫等等种类繁多的衣服令我犹豫不决,我看看这身衣服,望望那套服装,满柜的衣服竟然无从下手,看着眼前这些服装,30多年前的一幕幕映入我的眼帘。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从我记事起,家里买粮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吃肉要肉票,什么都是凭票供应,发放的各种供应票证根本满足不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需要。就说穿衣这件事,在我的同学中,家家几乎都是小的拣大的穿,老的改少的穿,父母将就着穿。记得我十五、六岁的时候还经常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去上学,工作了还穿着破旧的裤子,颜色陈旧的上衣去上班。一次姐姐要去外地出差,妈妈从全家人放衣服的一个小柜子里把姐姐所有的衣服拿了出来,能穿得出门的也不过两三件。那时候,闭关锁国不但制约了国家的发展,而且人们观念守旧,思想僵硬,以朴素为美,以破旧为荣。不敢穿“好一些、花一些、开放一些、休闲一些”的服装,谁穿的衣服好一些、花一些,谁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更别说袒胸露腿,开叉的衣服。人们不能张扬个性,更不敢谈论衣服穿得好不好看,美不美观。一年四季都是外边穿的衣服洗了穿,穿了洗,无季节之分,无美观可言,衣服少且款式单一。人们没有名牌衣服与普通服装之别,有的只是新与旧之分,我们一家5口人的衣服一个小木柜就能放下。
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供应票证逐渐取消,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穿衣要票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人们不再羞涩地把自己裹得严实而朴素,而是随心所欲地穿戴着张扬个性的各式服装。“诺诗琪、南极人、玛莱特、古田希、红蚂蚁、杉杉”等等一些品牌服装,现已被大众群体所拥有。今天,不光我的衣柜里装满了不同款式的服装,一个人的衣服这么个大衣柜还没有装完,而且,全国的老百姓都在丰衣足食中安居乐业、在五彩宾纷的大千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祖国更是在改革中飞速发展,在发展中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