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安康]宋仁军
母亲去世十多年了,我一直想写点东西来寄托哀思,但至今未能如愿。今日提笔,母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昔日的谆谆教诲也回响耳旁,让我忘记不得。
母亲一辈子默默无闻,就连她的名字也很少有人知道。她一生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将我们姊妹七个拉扯大,还将我和大哥培养成了国家干部。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又是家中老幺,母亲对我非常疼爱,生活上也无微不致地关心我。记得八岁那年,我不幸得了一场大病,当时父亲不在家,母亲便背着我四处求医,由于当时病情严重,不少医生都不敢接收。母亲心急如焚,连夜将我送进了一家部队医院,并一再央求医生救活我,经过紧张忙碌的救治,我总算是死里逃生,保住了性命,但母亲却因着急过度而晕倒在我的病床前。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她通情达理,善解人意。那年大哥要当兵,父亲怕大哥走后家里没有劳力,一直不同意,急得大哥成天围着母亲哭。母亲一边积极做父亲工作,一边让大哥偷偷去报名。在母亲的支持鼓励和据理力争下,父亲总算勉强答应,大哥这才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军营,后来还在部队提了干,成为一名让村里人羡慕的军官。
母亲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尤其是在那个经济困难的年代,一家人的吃穿成了母亲日思夜想、发愁发难的大事。尽管那时粮食紧缺,物资匮乏,但母亲总是精打细算,将家里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使全家免受饥寒,并平平安安地渡过了难关。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外县一所山区中学任教,接到通知后,我心里很难受,成天闷闷不乐。母亲见状,就耐心细致地安慰我,开导我。她说姊妹几个就是我把书念成了,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安心教书,好好工作。我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为不让她伤心失望,开学时,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后,便和母亲微笑告别,毅然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工作第三年,父亲因病去世。我怕母亲一人在家孤单,就决定接她到我那儿去散散心,正好母亲也想到我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就很爽快地答应了。那时我住在一栋简易的宿办楼上,母亲因患有白内障,眼睛不大好使,每天进出上下很不方便,加上我和妻子要上班,家里没人陪她说话,所以没住几天,她就提出要回去,她说来这儿看看,心里就踏实了,尽管我左劝右劝,但最终仍未留住她。
谁知母亲回去没有多长时间就因高血压突发而瘫痪在床。昏迷中,她不停地叫我的乳名,并一再叮咛我把孩子带回去让她瞧瞧。得知消息后,我迅速赶回家,此时母亲已极度虚弱,眼睛已看不见了。听到我的哭声后,她只是凭感觉用那双枯瘦无力的手摸了摸我和孩子的脸。不久母亲就在我们的恸哭声中撒手人寰了,封棺时,当我最后一次看到母亲那张苍白憔悴、颧骨突起的脸庞时,我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我知道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母亲了,更无机会报答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母亲生前对我的期盼,竭尽全力发奋工作,用自己的成功收获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