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封文学的故事
在朱家河煤矿,有这样一位“特殊”员工。
近年来,他每年都能当选优秀员工,不受科队指标限制;他每年都能享受困难补助,总能被矿领导记起,受到特别关照;他不仅享誉全矿,在整个矿务局也大有名气,多次被局领导谈及,受局领导照顾;同时,他还是全矿出镜率最高的人物之一,虽然他仅是一名检身工、宣传员。
对了,他的名字叫封文学,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封”。
2002年,经过下岗、失业的苦痛,经过外出奔波、打工的艰辛,封文学踏足朱家河煤矿。他时常说:“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咱们朱家河煤矿接纳了我。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心怀感恩,激情澎湃,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受到了队领导的一致好评。他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他的名字好像暗合了他身上的某种特质——有天然的文学细胞。
工作之余,他总是在绞尽脑汁地写东西,拿着半截铅笔在纸上涂涂抹抹,把安全操作方面的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口诀、顺口溜,深受职工钦佩、欢迎。他说起话来,总能出口成章,成串成条,引得旁人乐不可支。大家都乐意听他一个人“独奏”!
竹板一打啪啪响,工友们听我来演讲。别的事儿先不说,听我说说“十戒歌”。
一戒下井把酒喝,遇到危险不知躲。
二戒下井带烟火,糊里糊涂到天国。
三戒“三违”屡不改,批评教育无效果。
这就是老封的“独奏”,不知大家觉得如何!(谭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