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勿以疾小而不医
最近,朋友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在他们单位打工的一个小伙子,几个月前在工作中手指不慎被钢筋扎伤,因为伤口不大,在附近的小诊所稍作处理便回到了工作岗位。谁知现在,受伤的手指却因当初治疗不彻底而严重感染,导致脓肿溃烂,急需植皮治疗。面对上万元的治疗费,小伙子后悔不已。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农民工朋友在工作中受伤后,如果伤势并不严重,一般只会在附近的小诊所进行简单地消毒和包扎,而不会到正规医院做深入地检查和治疗。原因很简单:看病花钱,而且还不是小钱,况且有的单位压根不给报销医药费;花上大半天乃至于更长的时间,请假外出去大医院看病,还会被单位扣发工资和奖金。如此以来,囊中羞涩的农民工朋友只好能省则省,一任病情蔓延发展,直到实在抗不住,不得不去医院治疗为止。而此时,病情大多已经严重,轻则住院开刀,重则性命不保,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要改变这种现状,困难不小,决非易事。但任何一个微小的举措和努力,都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帮助和希望。再微弱的烛光汇聚在一起也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如社会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在农民工朋友工作和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通过上门宣传、现场咨询和散发传单等形式,加强日常疾病、常见创伤和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家防病治病的意识。如用工企业要经常对农民工朋友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工,要对农民工朋友与在编员工一视同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为其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享受医疗期以及医疗期的各项待遇,创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如公立医院要通过加强管理、比价采购等手段,降低住院、医疗和医药费用,减轻农民工朋友看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真正做到“走得进来,看得起病”,不再望“医”兴叹。最为关键的是,广大农民工朋友要自觉加强学习,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病抗,大病拖”的不良习惯,树立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注重安全生产、疾病预防和身体锻炼,拥有一个健康有力的体魄,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