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22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高分考生云集西安翻译学院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4

高分考生云集西安翻译学院

请看来自《陕西招生考试网》的消息:今年,西译在陕西的1692名高职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扬了130分,竟然比“三本”线还要高30分,西译在陕西的941名三本最低分数线竟分别上扬65—75分之多,让一批慕名西译的陕西考生痛失良机,让西译的广大教职员工扼腕痛惜。

2008年陕西省高职文科分数线为 300分,理科分数线为280分;西译高职实际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分别超过全省分数线130和110分,文理两类均超过三本线30分以上。不仅如此,学院高职实际录取分数线文科高出陕西省同类院校60—125分不等,理科高出50—90分不等。直逼二本分数线的考生比比皆是。

全国在江苏省招收“三本”的公办和民办院校119所,西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竟破本二线,在江苏称雄。

西译最低分数线在全国几乎所有生源大省河南、山西、内蒙等等,莫不呈现居高不下的大好形势。

“年年将万名毕业生送出去”

在西译的招生简章上,“连续19年98%就业率”成为西译乃至中国民办大学的闪光点。丁祖诒常说,“有能耐年年将1万多名新生招进来,就要有爱心有真情年年将万名毕业生送出去,否则我们搞那么多创新、那么多管理、那么多宣传干什么?”

其实,令丁祖诒感到更为振奋的并不是“就业率”这个数字本身,而是它庞大的“就业基数”、“就业质量”和“就业通道”。西安翻译学院多年的高就业率是张王牌,它得益于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教育公益性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得益于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呵护,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关爱,得益于“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模式,得益于“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培养“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的教育模式,得益于“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第二个希望工程”的理念!我们相信实力和声誉的力量,我们相信法律的力量,近8年来,西译每届毕业生至少七八千人,有时甚至上万人。在这样巨大的数字平台上,能够有百分之九十几的就业率,全国的民办大学每年就能造就几十万人才,成就几十万人的梦想,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到毕业的前半年就已经被用人单位上门聘得差不多了。”丁祖诒介绍说,每年全国都会有很多三资企业登门选人,“用人单位走进来”已经成为西译就业通道的特色和亮点。今年近9000人毕业,到了5月份就走掉了90%多,院方还没来得及搞什么大型专场招聘会,人就基本上有着落了,我们将这种特有的西译就业现象称之为“无为胜有为,无招胜有招”。其实,西译早就把就业工作融化到四年的教育教学和品牌宣传的全过程了。 

丁祖诒表示:“西译学子不但就业率高,象征着就业质量的毕业生平均月工资水平也达到了2860元,位居全国民办大学之首。这是国家教育部下属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做的一项课题研究,他们对全国民办大学毕业生近5年的就业工资收入水平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得出的就是这个结果。”

“还是那句话,有能耐年年将1万多名新生招进来,就要有爱心年年将万名毕业生送出去!”

“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

丁祖诒曾经说:“办学者好生对待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后重新展翅的有志青年,要远比鼓起落榜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勇气来得更为重要,要‘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要让西译成为‘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并不是一句口号和空话。”

“希冀陶冶别人,自己先要正身,就要始终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不遗余力地将从学生那里收来的学费,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生活条件,几乎全部地再‘还’给学生或‘拥抱’更多的有志青年,而不是中饱私囊。很难设想,一个见财起意的学商,能让广大学子敬之为贤、尊之若父。”

好生对待,就是要敢于对学生严加管理,而不是讨好学生做学生的尾巴。好生对待,更是要为广大学子陶冶和塑造一种西译精神,一种热爱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一种孜孜不倦立志成才的精神,一种无私无畏勇于拼搏的精神,一种光明正大坦坦荡荡的精神,一种面向市场敢于创新的精神!”

丁祖诒满怀自信地说:“秦岭山脉的终南山麓,自古就有人才辈出的‘终南捷径’。如今,虽非‘捷径’却堪称‘银桥’的这片方舟,不仅云集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四万莘莘学子在这里放眼未来立志成材,还普度了六万西译健儿展翅翱翔叱咤风云于大千世界。10万西译学子在这里不仅踏出了自己的“铿锵”,更奏出了一曲有志者挑战命运不屈奋争的交响!”

“融入集体才是人生的财富”

丁祖诒分析,“高考落榜,意味着与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取国家学历暂时失之交臂,剩下来无非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其一,复读迎来进军上一批次的好运,但面临相对陌生的‘课改’,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度。其二,让一无经验二无实力、充满人生幻想、、正处于学习深造积累知识黄金时段的十八九岁孩子参加工作,但这绝非是家长和孩子的本意。第三条选择,无疑是上一所比较理想的民办大学,继续接受国家的高等教育,通过国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

“对于广大高考落榜生来说,刚刚接受完高中学段完整的教育,再趁热打铁地在一所民办大学专门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在学校里,有老师教学,有学校管理,能够拿到国家承认的专科或者本科学历的把握就大多了。”

“另外,我觉得还不能仅仅以掌握高等教育的知识为出发点来看事物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一个孩子不能靠家长在家里管着长大,应该让孩子过大学的集体生活,应该在一个大学里接受整个大学文化的熏陶,接受大学中的种种规范管理,在人际交往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达到智商情商并举,做一个能够让社会让用人单位都喜欢的人,这样才会在整个人生历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丁祖诒说:“待在家里是最大的败笔,融入集体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髙歌猛进二十载

白手起家、务实勤勉的中国民办西安翻译学院的创始人——丁祖诒,创造了中国规模最大民办高校的神话。丁祖诒是一个“守望传统”同时又“颠覆传统”的硬汉。“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是他对中国民办高教的金色奉献,“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体现了他对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尽职尽责的责任感。在一个盛行学历的社会惯性下,敢于向学历和传统人才观挑战,倾心打造“全外语环境”培养“准同声传译”人才的“敢死队”,更是他“前无古人”的创新。他的“给烧了七八十度水的高考落榜生添把柴的‘第二希望工程’”的社会理念,他的“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的办学思想,他的“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宽阔胸怀,宁愿牺牲巨大经济效益也要吸纳相对优质生源,为在读学生营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确保学生潜心学习权是学生的最大合法权益“的质量战略和人本思想……这一切均缘于丁祖诒对广大考生的“情有独钟”。一个对广大学子的“情”字,迎来了和谐西译的万紫千红。迷信‘计划内’,西译的‘计划外’照样出彩。走过20年的西译,就是靠‘计划外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教育模式’的自考本科和创新的‘五年不拿国家学历、五年不得讲汉语、培养准同声传译’的‘翻译研修生院’独具一格长盛不衰的;20年的西译,就是这样‘一路高歌一路阳光’地踏浪前行的!”丁祖诒如是说。 “计划内有计划内的优点,计划内犹如进了保险箱,毕业了,绝大多数人的学历也就顺理成章地到手了。而计划外自考本科得一门一门地学习,一门一门地考试,学习的动力更大,学到的知识更货真价实,否则为什么全世界都公认中国的自考毕业生好用?”

“还不仅仅是在取得国家学历上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计划外四年制自考本科’我们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我们可以充分地实施我们自己独创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而这一模式正是全国三资企业所欢迎的,更是西译学子得以年年实现98%高就业率的法宝。”

刻苦拼搏硕果累累

2007年到2008年,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经考核破格录取西译研修学院6名大四学生赴美攻读“国际会议翻译专业”研究生。

2007年6月,西译研修学院首批17名大四学生,被门槛让人望而却步的香港理工大学破格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甚至公办高校中都是首屈一指。

——又从香江传来佳音:去年在香港理工大攻读硕士学位的那17名学子,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学业,除从西译走出去的香港理工大研究生杨希毕业后被被哈佛大学东亚语系聘为讲师外,西译学子韩伟相继被《香港路陈世界汉语教学中心》聘为对外汉语研究员、讲师,刘赛在法国驻亚洲唯一翻译机构(BADATAWORDS)担任翻译,林倩飞在港高薪就业,张超竟然被香港理工大留校担任研究助理……。

——2008年,西译研修学院又有5名同学被英国国立密德萨斯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消息不胫而走,成为高校林立古都西安的一个美谈“西译的学生为什么如此幸运!”人们惊呼:西译怎么常出“黑马”!

——在继10多年前新加坡金融系统来陕一次从西译招聘30名劳务之后,2007年又有37名毕业生被新加坡DFS全球连锁机构、CIAS(新加坡樟宜机场地面服务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相中,他们现在在新加坡这些世界知名企业当中游刃有余地工作。CIAS集团谢副总裁对在CIAS工作西译院毕业生做出了“英语好、计算机好、适应能力好”的三好评价。

——2008年7月2日61名西译学子赴美带薪实习四个月。

——2008年7月3日又传来喜讯,西译首批126名“专升本”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不仅获得学位人数居全省之冠,且高达82,5%的高通过率也大长了民办高校的志气。

曾几何时,西安翻译学院开始在陕西、西北地区和全国刮起一阵旋风——西译选手连续夺冠的旋风。在各种英语和翻译赛事的诸多比赛中,只要有西安翻译学院的学子参加,都令对手刮目相看——扎实的功力、丰厚的学养、过人的胆识、出色的发挥、每每出击都过关斩将高歌凯旋,被誉为英语和翻译赛事的“一匹黑马”,以近3年为例。在英语领域的全国四大赛事的22场次比赛中,先后夺得三项全国冠军、两项全国并列亚军、两项全国并列季军、2次夺得西北赛区冠亚军和一等奖、7次夺得陕西赛区冠军,至于.陕西赛区亚军和季军更是枚不胜举。

为高考落榜生打造“第二希望工程”是“情”,“不做学商”把钱全部用在学生身上是“情”,“装点江山”拥抱更多有志青年是“情”,不遗余力每年送走万名毕业生是“情”,冒着风险大胆变革勇于创新是“情”,“将几万学生尽收眼底”的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是“情”,实行民办高校绝无仅有的相对优质生源战略,为几万在校生提供良好学习氛围是情,西译人付出的是情,收获的同样是情!

高分考生云集西译,就是这份情的真实写照!

丁祖诒院长在香港特区考察

丁祖诒院长在香港理工大学考察看望在此攻读硕士的西译学子

又一批西译学子再次被香港理工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近十万西译学子欢庆西译二十年华诞的浩大场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