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碑林区打造生活福地
水文社区的乱搭乱建拆除了,长乐坊综合市场全面整治了,南院门地区的“六小”老百姓放心了,兴庆公园北门污水横流初步治理了……全区65个重点难点易反复回潮的问题,如今63处整改到位。昔日这些难点重点已成为新碑林创卫的亮点——
传承历史的石街牌坊,古树参天的青石板道,工艺奇巧的文房四宝,古香古色的城墙塔楼,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富丽堂皇的宾馆饭店……在碑林这方热土上,悠悠碑林传递千年信息,巍峨城墙高耸千古雄风,雁塔晨钟激荡丝路豪情,兴庆碧波荡漾开元瑞气,古槐年轮沧桑岁月春秋,悠久的中华文明在这里根植,历史的丹青画卷在这里铺展,众多名店和老店让人齿颊留香,密集的高等院校和知名学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走进自己的理想学堂。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豪华、惬意、雅致、舒适的生活空间,成为人们居住的最佳首选。
漫步碑林,254条道路纵横交错,全区15条支干线全部拓宽,167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地铁2号线从碑林横穿而过,公交站点覆盖全区80%以上的道路,居民出行极为便捷;2.3万户个体工商户,21家大中型百货店、8家大型超市,14条特色专业街,53个室内市场,星罗棋布;经九路、省图书馆等16个休闲小绿地、小广场绿地成荫,朱雀大街、兴庆路等18条大街街景迷人,人均绿地面积已达7.07平方米。目前,全区已建成覆盖率100%的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小区覆盖率占全区总面积的80%,区域环境噪声低于55分贝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9%以上。
为了把这块寸土寸金的闹市中心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住舒适的宜居城区,在全区331所医疗机构的基础上,碑林区着眼于居民就近便捷医疗的实际,建成了9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个卫生服务站;272家重点单位技防设施安装率100%,全区共计安装探头3058个,时刻保持着对违法犯罪分子的监控力度和高压态势;在环卫设施上,建设5座垃圾压缩站,8个室内垃圾收集点、67个室外垃圾收集点,辖区内共有165座公厕,设有自行车保管站72处,生活设施极为完善。
立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区形象,在建设五宜城区中,碑林区以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年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力度,全力推进宜居城区建设。一方面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皇城复兴规划”,做好顺城巷及周边环境整治改造。认真实施永宁路、经九路改造建设,充实和完善“四横十一纵”的路网格局。另一方面,加快人居环境改善,推进朱雀大街朱雀门——五味十字段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东大街综合改造,积极做好以大唐东市为核心的乐居厂、振兴东巷棚户区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拆迁。启动文艺南路布匹批发市场综合改造和东门里兴宁苑项目。切实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启动刘家庄等城中村的综合改造项目,加快西新里改造步伐,完成15个城中村的资产量化和股份制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快城市景观建设步伐,积极实施休憩园林景观工程。
兴建一批体现社区文化的小花坛、小雕塑、小园林等人文景观。在干道绿化带中栽种树木、草坪,建设雕塑、灯盏与周边建筑物形成一体化的现代生态立体式景观。建设30个规模大、质量高、特色突出的城市休闲绿地和广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通过全面提升城区品位,努力把碑林建成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居住舒适、安定有序的宜居城区,使22平方公里的沃土成为83万碑林人民生活、工作、居住的快乐福地。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