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3日
一线工人
03

“破烂王”鉴定 收费与否是关键

湖南首批近百名职业“破烂王”,8月5日开始接受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将成为持证的“废旧物资回收挑选工”。“破烂王”职业技能鉴定分为两个方面:理论和实践。长沙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周儆介绍:废旧资源回收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种,“怎么收怎么卖都有技巧。”(《潇湘晨报》8月6日)

笔者注意到本新闻出来后,网民是一边倒地谩骂。谩骂者无视“回收废品也有技术含量”的相对合理性,立即就认定:这绝对又是某些部门在找借口收费敛财,加上本则新闻的主角,是以捡破烂为生的弱势人群,因而谩骂就来得更加理直气壮。长沙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如果明确声明:“上述鉴定均由相关部门义务完成,费用全免”——也许就不会招致如此谩骂了。新闻缺句话,网民当然骂。收费与否就是民意反馈的一个舵,若有“不收费”这个舵的转向,网民的回应大约马上就会变成感动。

所以不能怪民众“误读”了新闻。不过是误读吗?笔者存疑。从现实情形看来,网民的解读很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现实中确实大量存在政府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搭车收费的事实。本来是相关部门职责所在的分内工作,却总要以种种理由推诿不干;而一旦涉及收费,就要尽可能变着法子多收。比如某地的交警部门,当年不是就利用职权便利大肆推销过那个“倒车,请注意”的语音提示装置吗?这算什么?比如政府信息公开新政,还没说到具体如何公开,如何最利于市民利用资料,先将查找、借阅、复印等收费标准弄得一清二楚,一副亲兄弟明算账的模样,这算什么?

凡此种种,均在告诉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就是在乎那点蝇头小利,甚至在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事业服务上也莫不如此;凡是有“钱图”的就干得积极,若是没利益的,就消极怠工,甚至拒绝去做。笔者当年曾参加过某地的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其创建工作组来自许多部门,在分工时,但凡要去无偿帮助市民做什么服务的事情,没任何人愿意承揽;但只要是对市场小贩进行这样那样的收费,对街道车辆行人进行这类那类的罚款,居然谁都抢着去做!当政府变得如此唯利是图,就难怪网民要对“破烂王”鉴定做一边倒的谩骂了。

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如果准备采取任何新政,凡涉及底层民生的事,首先要将服务讲在前面,如果要收费,不妨先将理由讲充分讲透彻,即便是发布新闻,也要强调好这样的措施是惠民而非扰民,是给百姓减负而非增忧,是规范相关行业的善举,而不是让以此行业为生的一类人从此没了饭碗。顺带说一句:政府如果能从公款招待等巨额浪费里稍微漏点钱出来,诸如对“破烂王”鉴定这点费用,是完全可以全免的,关键在于执政者愿否从牙缝省下一点油水给民众,想来这不会很难吧?

(杨光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