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不会轻言放弃”
走进位于西安市劳动路的西仪巷,问起卖卤味的郭宏昌,几乎无人不知。那么他肯定在此设店时间长了?采访时,记者才知道,他的小门面仅在这儿开了半年。
今年快“奔四”的郭宏昌是西安石油仪器总厂的下岗职工,在2000年就下岗了。刚下岗那阵子,年轻气盛,想着干什么都可以。他凭着一股子冲劲,先给别人开货车,然后又开小商店和话吧,折腾了好几年,却什么也没有落下,到头来还是没有工作。这时,他才意识到“就业难、创业更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明白要找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创业,首先必须拥有一门技术或者手艺。但对于多次下岗、没有资金的他来说,学一门什么技术呢?去年11月,正在徘徊犹豫之际,他打听到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举办烹饪班,就报名参加了。他说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烹饪知识,更重要的是结识了许多下岗朋友,是工会的培训把他与同样下岗又立志创业的孟红娟、王春燕、常永智联系在一起。今年春节刚过,在培训老师李志坤的帮助下,四个人联手创业,在西仪巷开了一家卤味店。
他们投资3万元,主要制作豆制品系列。通过李老师的跟踪帮扶,他们的卤制品从1个品种很快发展到6个品种,并很快打开销路,有15个销售点每天来进货。初次创业的成功,让四个人兴奋不已,心中升腾起更大的愿望,他们要成立卤味制品中心,把发展方向定位为给各超市送货。今年4月份,他们买了真空机,一次就做出几千袋产品。由于技术问题,产品还未送出去,就已经变味了。后来又到各超市联系业务,因政策原因,在没有更多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他们的产品很难进入超市。梦想破灭了,合伙的4人中有两人坚决退出,只剩下郭宏昌和孟红娟。到月底,1500元的房费他俩连一分钱也拿不出。郭宏昌说,那阵子是他创业最困难的时期。
经营遭受重创,朋友分道扬镳,创业之路茫茫。郭宏昌也想到放弃,但他又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他说,干什么都有困难,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便注定一事无成。静下心来,他与孟红娟一起收拾烂摊子,开始了新的创业。为了节约成本,他每天凌晨5点钟准时出发,骑着电动自行车到东郊胡家庙副食蔬菜批发市场进货,早上8点钟赶回来,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制作中,赶在10点左右,东西就要做出来。孟红娟出去卖产品,他又开始进行初加工。一个夏天下来,郭宏昌说他掉了几斤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的经营重新走上正常轨道。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尝。”郭宏昌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来说明他对创业的感受。尽管他的生意比不上最好时期,他说,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