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一直在努力”
西安市玉祥门外的一中北路8号,是“刘氏推拿工作室”。门头黄底红字的“健康驿站”十分醒目,两旁是“弘扬国粹,服务大众”,下方是“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经络调理、健康理疗”。
记者推开门,只见一位穿着白大褂的男子正在给病人按摩。墙上贴着几幅“人体标准经穴部位挂图”,还挂着营业执照、职业资格证书、价目表等。桌上放着几本针灸、经脉类的书籍。里外两间,共有四张按摩床。十几分钟后,他送走了病人,与记者交谈起来。
他叫刘和平,1960年出生,以前是一家单位劳动服务公司的职工。1996年单位效益不好,他自谋出路,先后卖过烟酒、运过煤炭、贩过水果、摆过摊点,后来还养狗卖狗、到西藏搞建材。用他的话说:历经艰辛,漂浮不定,坎坎坷坷,有苦也有乐……
记者问他:你有没有因经济困难而捉襟见肘过?他笑了笑说:没有。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虽说四处奔波,但从没有因为缺钱而苦恼过。
为何又学起推拿按摩呢?他说:年龄越来越大,就想安定下来。2005年,我报名参加了省总工会举办的“推拿按摩班”,因为我爷爷、舅舅都是学中医的,平时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班结束后,我又到西安按摩医院跟师学习了半年多。为了检验自己的能力,我每天一大早就带着小凳和干粮,来到环城公园,为一些中老年患者服务,象征性地收点费用。那时确实吃了不少苦,但看到那些被我治好的患者,我更加自信,决心开一个属于自己的“推拿按摩诊所”。
2006年,刘和平的“刘氏推拿工作室”开张了。他说,每个月各种费用上千元,来的人大都是小区的居民,每天上午十点左右上班,一直到晚上十点后才下班,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多元。他说:按摩最适合那些健康和亚健康的人群,通过按摩的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肌体的自然抗病能力,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刘和平讲的都是专业术语,从中医的发展到人为什么身体会不舒服,从经络学到人体的每一个穴位,讲得头头是道,使人获益匪浅。
谈起今后的打算,他说:现在就我一个人,如果能招到人,就好了,可以扩大服务范围。也有来的,我一试,真不敢恭维,实在担心他把我的牌子给砸了。这行不好招人,也不好留人。
如今,刘和平在这个小区已有了名气,不少患者慕名而来。他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有手艺就是好。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工作中的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