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李过江
在韩城矿务局,提起李过江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熟悉他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夸他相照得好,而李过江本人也因作品颇丰,被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吸纳为会员,被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和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如今退休在家的李过江曾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韩城矿务局象山矿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摄影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年轻时,李过江就喜欢摄影,退休后他更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摄影中,多年来,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和矿区的变化,同时也把自己对矿山的热爱和对矿工的情,凝聚在方寸之中。登陆网易论坛,输入lgj057.photo.163.com,我们可以看到他丰富的摄影作品,从自然风光到风土人情,从花卉动物到人物肖像,可以说丰富多彩、精美绝伦,自成了一个个系列。最引人瞩目的是歌颂煤矿工人的一组照片《太阳颂》——献给开采光热的人。《太阳颂》分为我的矿工兄弟、矿工的工作及工作环境、我们的好矿嫂、矿工的文化生活、矿工的后代、矿山守护神等六部分,用160张照片来反映矿区的面貌和当代矿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当笔者问起为什么要创作《太阳颂》时,李过江侃侃而谈:矿工开采的是煤炭,为社会奉献的是光和热,但矿工却常年工作在井下,每天见不着太阳,同时还要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工作环境非常艰苦,作为常年生活在矿区的摄影爱好者,有责任和义务通过镜头反映矿工的生活,让社会了解煤矿,了解矿工,进而理解矿工。
多年来,李过江在发挥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向外界展示了韩城矿务局的企业形象,井下大型综采机、笔直的巷道、齐刷刷的液压支架,干净整洁的井下峒室,充满亲情话语的安全文化长廊,还有那一张张朴实刚毅的矿工的笑脸,无不向外界展示了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使用第一台华山牌135型黑白胶卷相机,到如今的尼康D40X数码相机,相机换了十一台,长焦、标准、广角等各种镜头也使用了六个。多年来他用一种近乎痴迷的执着精神,学习摄影知识、提高拍摄水平、积累摄影经验,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办摄影知识讲座,很热心地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周周的摄影爱好者。当摄影爱好者问李过江如何拍摄出好照片时,用李过江自己的话说:相机只是一种工具,新的创意是创作的源泉。他的爱好也得到了老伴的大力支持,为他出谋划策,帮他整理照片,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谈起今后的打算,李过江说: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煤矿企业的变化,是他最大的心愿。
(程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