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8日
头版
01

白金仓和他的奶牛

大荔县冯村镇粮站现已成为华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养牛场,200余头健壮的奶牛大都卧在地上休息,嘴里不停地反刍着食物,显得很悠闲。几名工人正在打扫圈舍,还有几名工人正在运送饲料。

45岁的白金仓是该公司的总经理,他一身浅色的休闲服,古铜色的皮肤透出的是健康。他带记者穿过一个药水池子,进入饲养场。他说,这是为了防止口蹄疫等传染疾病而设的药池。

2000年,粮食系统开始改制,白金仓和粮站其他职工相继下岗,他当时还是这个粮站的副站长。他和那些愿意与他一起创业的职工自筹资金,办起养牛场,他担任了经理兼场长。起初养了五十头黄牛,都是母牛。他说,第二年就可受孕,第三年可下牛犊,一头大黄牛能卖2000多元,牛犊800多元,来钱太慢。

一次,白金仓参加了杨凌农业博览会,发现用胚胎技术繁育的奶牛潜力大,产奶多,体质好,能抗疾病。同样是奶牛,普通的奶牛日产奶50多斤,大的可卖1万元。胚胎奶牛日产奶80多斤,一公斤鲜奶2.85元,一头可卖4万多元。他和大伙一商量,从长计议,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进行指导,用秦川牛胚胎移植繁育良种奶牛,历尽四年十三批次胚移获得良种奶牛80余头后,他把黄牛全都卖掉。用他的话说:陆军全部改为海军,上个档次。

在牛圈,记者见给牛喂的是发酵饲料,就问:这些饲料是你们自己发酵的吗?他说:“是的。这都是青饲料,一部分是自己种,再就是当地的村民种。一头牛一年吃一万多斤的青饲料,一斤收购价一角钱。我给村民提供青饲料的种子,产量高,村民愿意种,我保证收购。”

饲养场的一角堆积着不少建筑垃圾,记者不解地问:要这些有什么用处?他指着牛圈说:你看,牛圈是斜坡,这都是建筑垃圾垫的,便于出粪和雨水的流动,能保持圈内干燥,还有利于奶牛有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说话间,我们来到自动挤奶站,一股鲜奶味扑鼻而来,地面是刚冲洗过的,安装的是里拉法挤奶设备。白金仓说,这是目前最先进的,一次可为8头奶牛挤奶。谈到最近发生的“毒奶”事件,他说,我们产的奶没麻达,各种管道都经过高温消毒。为省电,我们安装了太阳能。鲜奶通过管道自动装到运鲜奶的车上,给银桥供奶,每天产鲜奶1.5吨,不掺任何添加剂。

如今,华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人手一多半是这个粮站原有的职工,人均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这在当地是比较高的。公司还被授予市级龙头企业,省市领导多次来这里视察,这个公司也成了大荔县总工会的下岗职工创业示范基地。

谈起公司的发展现状,白金仓指着面前的牛圈说:历经四年的创业,现拥有良种奶牛150余头、产奶牛60余头。我的目标是三年内实现奶牛存栏500余头以上、日产鲜奶6吨以上,努力实现“三上”,即存栏上规模、管理上档次、经济上效益,从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帮助当地农民致富。

白金仓也有烦心事。企业要上规模,没有资金。他说:我们没有抵押的东西,银行不给贷款,只好靠滚动发展,步子迈不开。希望有关部门帮帮我们这些下岗创业人员!

文/图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