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辍学
[宝鸡] 孙力
在我的记忆里,刻骨铭心的应是那次辍学。
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开始对读书产生一种无法改变的厌烦。有一天,班主任来家里告状刚离去,我就对一向疼爱我的母亲提出不想再上学,谁知母亲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那晚我高兴得一夜未合眼。第二天,我起个大早,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吃过早饭,没等母亲安排,我就主动挎起篮子去外面打猪草。在我的心里,上学真是个苦差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打猪草快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不足一个星期,到亲戚家帮着盖房子的父亲回来了。为了让父亲也默许我的选择,我照常任劳任怨地干着家务。可终于有一天,父亲见我又拿着篮子出门,便叫住我问道:“别人都上学了,你咋不去?”我怯怯地告诉父亲说:“我给妈妈讲了,我不上学了。”我的话还没讲完,平时少言寡语的父亲居然吼了起来:“你这没出息的玩意,养着你还有什么用!”父亲边吼叫边冲到我跟前,飞起一脚就将我手中的篮子踢出老远。没等我清醒过来,父亲又来了一脚,把我从门里就踹出门外。看着父亲凶神恶煞的样子,我撒腿向村口跑。在我的身后,是父亲不堪入耳的叫骂声。
我无法忍受父亲的打骂,独自在外流浪。邻村的一个废弃的瓜棚成了我临时的栖身之所。流浪了仅仅两天,父亲就找到了我。望着站在面前的父亲,我委屈得禁不住泪如雨下。眼里布满血丝的父亲一言不发,他一边擦去我的泪,一边摘掉我身上的杂草。回家的路上,父亲只顾低着头,默默无语。那只大手拽着我,生怕我再次跑掉。母亲早就等在村口。远远地看见我们,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手不住地抹着泪。到家的那顿饭很丰盛,我至今仍然记得:两个荷包蛋,一碗带着肉丝的面条。父母亲像欢迎英雄一样款待我,让我误以为他们要向我妥协了。可到了晚上,父亲没去歇息,而是坐在我的对面,一个劲地抽闷烟。过了许久,父亲几乎是乞求着对我说:“咱家没什么后台,你那两个哥哥没福气,推荐上高中总没他们的份,眼下就剩你了,给咱家争口气,好歹把学上完。”从父亲的眼神里,我第一次觉察出我上学对他的重要。
父亲提着礼品找到班主任,替我求情。班主任唉声叹气地收留了我。在父亲的强迫下,我再次走进教室。为了能给父母亲一个交代,使他们不再因我而伤心,我发奋努力,成绩竟然常常名列前茅。岁月流逝,一晃过去了近三十年。而我真正对那次辍学产生更多思考的,是在我上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
我时常在想,当时父亲对我的爱,其实还并没有使我感到温暖,这应当算是对他最大的折磨。尽管现在我最终还是理解了父亲,但对父亲来讲,那种对理解的等待
是多么的漫长和难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