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9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国际 硬币情结 父亲的军装情 一路有你 懒得戴手表 难逾的坎 美企争抢政府救济金 哥前议员遭绑8年成功逃生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百味·国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国际
04

懒得戴手表

□文/范江洲

不瞒你说,我家在1978年底未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全家人是没有一个戴过手表的,既就那普通的钟表,家里也是好不容易在1975年夏天买的。原因是父亲上班,我与弟弟上学、出外乘火车等等原因,致使那盘算了多少年要买的、全家攒啊攒的、最终咬牙花17元多钱,才将这个具有闹铃功能的小座钟请回了家。记得全家人当时的那个高兴劲哟,现在都仿佛在眼前晃来晃去。

回想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确实很差,父亲每月就五、六十元收入,要供六个人生活,而且母亲一直生病,长期吃药、打针、住院,仅1976年我家欠借人家的债就达600多元,可想我们当时拮据的生活情形。

光阴荏苒。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夜春风吹来,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就此吹响祖国大地。次年春节刚过,我就参加了铁路工作,每月拿上了40多元的工资,无疑给家里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当我写信给父亲,想每月给家里寄20元作贴补时,被父亲婉拒。父亲说:“你还是逐月攒上吧!到时钱够了就去买块手表戴,你上班、开会,很需要的!”

其实,我何不早想有块手表戴呢?于是,我每月攒20元钱,攒到当年的9月份,就攒下了130多元钱。一个星期天,我邀上我的朋友,驱车到紫阳县城百货商店,拿出125元钱终于买了我日思夜想、平生第一块、也是全家有史以来的第一块标有“上海牌”的手表。我每天都要按时给它上发条,而且要擦拭它几下;上班时还舍不得戴,生怕干活时把他震出点啥事。到春节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块手表拿给家里的每一个人欣赏。我看得出,大家都格外喜欢,轻手拂着摸着,尤其是老父亲眼眶都湿湿的,那种从内心流露出的表情,我这个做长子的,怎能体会不到。当下,我就暗自思忖,要不过一阵,我就把这表送给父亲,或者再给他重新买一块新的。

“上海牌”手表,确实不错,样式朴素大方,听说,当年周恩来总理不戴进口手表,就戴的是“上海牌”手表,因此,我带上这块表,颇有新鲜、自豪感,尤其星期天、出门时戴上,我会格外感到神气。

1981年春,我和朋友游重庆时,在重庆街头,我们看到从香港进口的电子手表十分好奇,朋友经不住“诱惑”,一再要我和他一同买上一块。我说我有表了,朋友说,你把它送给你父亲或你弟弟不就行了。我想也是,就又戴上了不用每天上发条的电子手表。再后来,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我又相继买了几块其它类型的手表佩戴。

然而,当历史的年轮快要跨入21世纪时,我这个当初喜欢手表不得了的人却对手表不那么十分地中意了。因为这时有了手机,手机上就带有时间,那我还戴手表做啥?——我懒得戴表!如今,在不到10年时间里,我已用过五、六个手机了,一个手机比一个手机高档,功能多,像现在我正使用着的这款手机,不仅知晓时间更为方便、快捷,即就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其它功能,也齐全得很。

在我30年改革开放的诸多经历中,其中一项有趣经历,莫过于从一个疯想戴表的人转换成如今的一个不戴手表、懒戴手表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