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0日
头版
01

中国石油地面场站建设的革命

——长庆建设工程处气田场站“模块化建设”纪实

在“中国天然气之乡”乌审旗一苏里格大气田,真正实现了速度快、质量高的场站建设技术——“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技术正在悄然兴起,这一创新技术成果在长庆油田公司建设工程处的精心培育下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按照常规修建一座集气站,施工周期一般要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很不适应苏里格大气田快速开发的需要。为此,苏里格气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技术就由长庆建设工程处承担起来了。

长庆油田在苏里格气田形成了《苏里格气田地面系统标准化设计规定》,坚持集气站设计的“五统一”(即统一集气站的平面布局、统一工艺流程、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单体安装尺寸),实现集气站功能统一、操作统一,使标准化设计为模块化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长庆建工”作为一个石油施工企业,在场站建设施工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确立了“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建设”技术思路。所谓工厂化预制就是将集气站功能模块进一步划分为施工模块,把每个模块所需要的组装元件预制成模。他们将站内进站区总机关大梁等工艺管网的预制由原来的野外作业移放到工厂里作业。在位于内蒙古乌审旗的“模块化预制厂”,技术员孙海鹏带记者来到车间,指着几台切割设备说:以前在工地干活,环境差不说,还有诸多的不便。现在好了,在室内干活,施工周期短、效率高。我们一年能预备50个气站。所有的气站组装件在这里生产好,用车拉到目的地组装,省时省力。

记者了解到,建设工程处按照设计流程建立起这座预制厂,装配了管道预制作业线,购买了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坡口加工工作站和全自动焊接工作站,将以前管段坡口的加工由人力手工变为自动化,将站内管阀配件的安装由手工焊接变为全自动焊接,实现了氩弧焊打底。整个厂点实现了机械化、流水化作业,体现出较高的技术含量。

车间几台切割机发出刺耳的响声,几名工人埋头工作。工人们说:天已冷,早点完成任务就可以回西安。冬春季节野外不好工作,只好在西安准备来年的任务。

长庆建设工程处旗下的二公司、三公司和七公司今年自从4月份运用模块化建设技术以来,在苏里格气田苏36井区、苏48井区、苏6井区和苏东井区建设的10余座集气站目前均已经完工。

苏里格气田的集气站按照工程专业模块可划分为土建工程、工艺安装工程和电气仪表工程(即一站三项)。土建工程主要包括综合值班室、发电机房、设备基础、围墙等。工艺安装工程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工艺管道安装、防腐保温工程、井口安装等。电气仪表工程包括电气动力系统、自控仪表系统。按照使用功能,苏里格集气站工艺分为进站区、分离器区、自用气及外输计量区、污水罐区、闪蒸分液罐区、压缩机区。无论按照哪种模式划分模块,“模块化建设”技术都是在对设计模块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输及吊装等条件,对功能模块进一步划分为施工预制模块,绘制单线图,编制现场管段组装工艺卡与管段下料表,确定焊口编号原则,制定相应作业指导书,指导现场作业,使现场作业形成流水。

其实每一座集气站模块组装的流水特点就是将一个复杂的工作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工作,作业人员只进行简单的工作重复,这样不仅有利于作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苏里格气田集气站工程,长庆建设工程总公司从管段下料、坡口加工、管段组对、管道分层焊接、分片组装、整体组装、设备安装、现场安装等方面进行了工作分解。

现场成模是安装工艺的最后一道程序。在位于苏里格的长庆建设工程处新建模块化预制厂内,记者逐一参观了预制模块的每个阶段。在管段下料、坡口机械加工阶段,机械化作业的快捷要比在狭小的场站施工工地上显得更为突出,坡口一次成型,快速、省料、坡口质量高。在管段组对时,应用工装平台,快捷、高效、尺寸精度高把预制的优越性全部显示出来;接下来的管段焊接、组建成模都是在模块预制厂内高效完成的,一般情况下,一座集气站的所有元件模块在模块预制厂内10天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当所有模块在预制厂内制作完成后,集气最值得一提的是气田井口采气树安装动火,像这样的施工属于二级动火,仅次于净化厂及干线动火,安全防护措施要求相当高。多年来,长庆建设工程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气田井口采气树安装时,通过精细预配实现了井口采气树不动火安装,从而提高了井口采气树安装的安全、速度及质量。

建设工程处总经理郝世英告诉记者,通过在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和勘探局苏6井区8座集气站的施工应用,“模块化建设”技术初步取得成效。比如说,焊口一次合格率从9%左右提高到96%以上;单站工艺安装施工工期缩短了,总体有效工期控制在50天以内;减少了高空作业、交叉作业,改扩建站减少了现场动火连头频率,缩小了作业范围,降低了生产场站施工的安全风险;初步实现了施工记录可数字化追溯,为业主实施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支持。

在苏里格气田场站,记者充分感受到了职工火热的工作热情,看到了推广“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技术结出的丰硕成果,这些既保证了投运上产,又推进了基层建设。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牛柊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