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珠江之水源远流长
□文\唐博学
人生的一次机遇,也许是命运的又一次转折,到了知天命之年,却有幸来到珠江畔上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广州工作与生活。
每次通过珠江大桥,眼望着那如镜面般江水,一种南国独有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再望望江边那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穿梭忙碌的岸上行人,顿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一九七八年,一个不平凡的年月,一个伟人发出了让整个世界都感到震惊的声音,随即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顿时珠江江畔涌起了大潮,广州人率先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勇敢地向贫穷开战,到处是发展经济的繁忙景象,很快生活发生了巨变,一年一个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7年广东省的GDP已与台湾持平。
然而,我的耳边常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广州太乱,广州人都是经济虫!好象这里只认金钱,而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没有了亲情,没有了奉献!
然而现实却不断在改变我的认识。
去年一个秋天的下午,我转悠来到一个农村小镇,在一个很狭小的临街果品小店里,我看到了喜欢吃的柿子,但不太理想,我喜欢的是体大色鲜,有熟透感的果实。但摆在摊位上的多是色泽橘黄,半硬半软的样子。于是我冲着店主说:“还有吗,能不能让我挑挑?”“可以啊。”一位中年妇女用夹生的普通话回答我,随即转身端出一个纸箱,她撕开胶带打开箱盖,让我尽管挑,但我想要的那种还是很少。她看我挑了没几个,又端出一箱来,打开让我再挑拣,她还帮我选。可是合心意的仍是不多,于是脑海里闪现了想买又不想要的念头,但觉得不好意思,对不起店主一番热情与周到的服务,于是,我问了一句:“没有合我心意的,我不想买了,行吗?”“行,没什么,欢迎下次再来。”她的回答大出我所料,我是带着商量的口气问她的,店主也是满脸和气回敬的。我想像我这般购物举动,若在我那老家,至少少不了遭店主一番翻白眼与奚落,重则推出门外。正如大家所说的,上一次街生一次气,兴致出门扫兴而归。看着站在眼前的这位普普通通的店主,我感动了,于是买了两斤,也许夹杂着我对她的这种精神与态度的一种回赠,但店主不会想那么多,她认为做买卖应该是这样。
又有一件事,2008年春节的前夕,我到郊区一个印刷厂联系《攀登》一书印刷事宜。一进村,只见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高高兴兴地聚集在祠堂里,捧着香拜祖先,然后坐在一起会餐,满头银发的老人们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小孩们戏耍着追前跑后,人们在一起叙论着往事,鞭炮声此起彼伏,香裱烟味袅袅冲天,整个村子充满了一片和谐的传统文化氛围。人要认亲,人要感恩!我看了看几处祠堂,都是高屋大院,门柱漆刷一新,在村里最大最宽敞最好的建筑物就是祠堂。此时此刻使我想起了我那遥远的北国村庄,所谓的帝王州,早已看不到这种烧香拜祖的传统文化氛围了,祠堂荡然无存,也闻不到那沁人心脾的气息了!
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是市场经营理念与传统优秀文化相互结合相互补递的结果。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像珠江之水一样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