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足坛青年的非常规消失
不让注册,那就干脆不踢了。国安队的张帅,用一种十分干脆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
这个看上去的个例,再一次集中暴露了中国足球集体性的粗暴和简单。不妨让我们看看这一事件背后潜藏的一些共性。
中国足球不相信任何人
张帅事件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不信任、猜测和怀疑。
今年6月29日,在北京国安主场对上海申花的比赛中,出任中后卫的张帅失去位置,被对手破门成功,下半场还造成一个乌龙球。赛后,俱乐部董事会和教练组进行总结,认为张帅在比赛中发挥不正常,决定将其下放到预备队。
“发挥不正常”,这几乎已经成了中超各俱乐部处理队员的通用说辞。这个简单的说辞背后,已经隐藏了联赛多年的一个隐痛,那就是对队员涉假的猜测。赛前出现的离奇盘口以及赛后出现的意外结果,往往让俱乐部和主教练不得不瞪大眼睛,去努力搜寻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这个时候,就会有队员因为发挥失常而受到处理。
但是,俱乐部绝不会把“假球”这类重量级的词语摆到台面上,因为谁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下放某个队员的方式来发出一些警告。
几乎所有的中超俱乐部都采用过这样的手段,而曾经遭遇下放的队员也绝不是个别人。
沟通是非常困难的事
受到处罚的张帅并没有去预备队,而是一直赋闲在家,甚至还利用那段时间出去游玩。在国安队路姜、杨璞和周挺相继被禁赛后,一直缺人的国安队试图联系张帅,让他回来救火,但张帅并不想回去踢球,他已经铁了心等到年底转会走人。
张帅的冷漠态度彻底激怒了俱乐部,于是俱乐部联系足协注册办,上报了取消其2009年联赛的注册和转会资格的决定。
俱乐部和球员之间,一言不合就能彻底决裂,心平气和反而成了一种奢望。除非有一方肯低头,像当年的杜威一样委曲求全,“杜威道歉为回归铺路,申花平息下放风波”,这样的标题记录着过去曾经发生的风波,在那场风波中,个体的尊严被抹杀殆尽,而到了更有个性的张帅这里,只剩下鱼死网破一条路了。
还有多少人会非常规离去
张帅选择了自由,之前长春亚泰的赵家林也选择了自由。据说,张帅今后的出路是开火锅店,而赵家林在被高洪波封杀之后,改行当了演员。
虽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是中国足球圈此类非常规的人才消失,还是令人不爽。因为这背后总是牵扯着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痛快话儿。
和这些球员一起消失的,还有他们少小离家的岁月,在球场上的汗水,孤单的青春期,以及曾经拥有的梦想,当然还有诚信责任等一系列的词语。更让我们感到可悲的,是个体力量的单薄,他们仓促地发出几声抗辩的声音后便匆匆消失,他们到底做过了什么又承受了什么?他们到底该不该承担这样的结局?在猜测和怀疑的背后,中国足坛到底有多少真相存在?那些真相又应该由谁去负责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我们只知道,这样的事情肯定还会继续发生,就像一部乏味透顶却又不得不看的连续剧。
(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