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把脉城固柑橘滞销“病因”
10月下旬,一条蛆橘的短信为导火索,致使全国各地的橘柑滞销,我省产橘大县城固也不例外。城固县橘园镇,滞销的柑橘不是滞留在树上,就是在家里堆积如山。
橘价一路看低,最低时,每市斤仅卖几分钱。橘贱伤农,柑橘滞销,有蛆橘事件影响,也有其他的原因。面对滞销的柑橘,橘农们该如何应对?政府该采取什么措施?近日,记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橘农、客商及有关部门。
价低缘由:柑橘滞销不仅仅是蛆橘事件
四川广元蛆橘事件被披露后,全国柑橘陷入滞销。一时间,媒体把柑橘滞销的原因归结为橘蛆事件影响,其实仔细分析柑橘滞销原因,除了蛆橘事件,还有出口受阻,供求关系和品种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
众所周知,今年是橘柑丰收年,全国柑桔总面积约3000万亩,预计产量将达2800多万吨。产量增加,供大于求,柑桔滞销。
柑橘供求失衡,固然与大小年有关系,但也同一些地方盲目发展柑橘规模,不考虑出路有关。城固县橘园镇升仙村不少农民反映,以前,柑橘种植主要集中在秦岭北麓的前坡梁上,可这些年,先前种水稻、玉米的良田也变成了橘园。
产量过剩,国内市场柑橘销量直线下滑。在这一不利条件下,全球市场疲软,出口受阻无疑是雪上加霜。城固县果业局销售科一负责人说,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柑橘出口量减少了50%。他说,往年柑橘销售旺季的10月中下旬,每天出口量在5000吨左右,可今年销售旺季的日出口量仅有1000吨。
受金融危机影响,水果出口受阻,我国水果收购价连续跳水。渭南市果业局一负责人说,目前,全市135万吨苹果,有40余万吨滞销。苹果价格也下跌0.3-0.4元。究其原因,他解释,出口不理想。
内需减少,出口受阻,这是橘柑滞销的主要原因,可一些客商反映,柑橘的品种质量也是滞销不可忽视的因素。不仅仅是管理因素的问题,该县30多年来主要种植的温州蜜柑,其品种在当今市场上已经没有了竞争力。
“我建议城固县的橘农考虑更新品种。”我省靖边县一前来收购柑橘的客商说,城固县的温州蜜柑是大型柑橘,外形不是很好,味道也不如小柑橘,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改变,其市场不断萎缩。他说,在市场上,一些用于待客或者会议接待的买主选择柑橘,几乎都选择体型小的沙糖桔。而温州蜜柑之类的大柑橘销售市场已经被挤压到农村。
品种没了优势,管理也跟不上。城固县政府在分析该县柑橘滞销的原因时说,管理因素制约了销售。该县《当前城固柑桔销售工作情况汇报》披露,该县虽然一直在推广柑桔标准化生产,但一部分桔农管理粗放,采摘不规范,混等销售,没有严格按照“两剪法”规范采摘和精选分级,导致果品质量较低,没有市场竞争力。
探讨出路:更新品种,对症下药
柑橘种植报酬低微,农民不愿回家种地。在城固这片有着两千多年柑橘种植历史的地方,给柑橘种植开个良方,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从而激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显得尤为重要。
更新品种势在必行。目前,城固县橘农种植的温州蜜柑(宫川和兴津两个品种)种了30年了,品种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城固县果业局生产科科长何若梦说,以1999年为界,此前温州蜜柑还在城市有市场,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倾向于小果型、高糖的朱红橘、砂糖橘和贡橘,大果型的温州蜜柑逐渐失去城市市场。由于城市市场丢失,城固柑橘价格直线下降,由先前的均价0.8元,跌至如今的0.5元。
温州蜜柑果皮粗糙,果型不佳,可食率低,价格逐年下降。城固县果业局发现这一现象,鼓励农民更新品种,他们引进了早熟品种温州蜜柑(大浦、日南一号)两个新品种,并在全县种植一万两千余亩。产量上,新品种同老品种相当,亩产可上万斤。果型上,新品种果型扁平,美观。何若梦说,新品种的价格很可观,今年最高价格1.2元,均价0.8元。
新品种除了大浦、日南一号外,一些橘农尝试种植贡橘和朱红橘。目前,这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小果型产量虽然不及大果型,亩产仅有三千余斤,可价格可观。今年,贡橘和朱红橘每市斤的收购价在8—15元之间。“今年,温州蜜柑价格普遍低迷,可贡橘的价格在10元左右,朱红橘的价格在3元左右。这两个品中的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涨。”何若梦说,城固县柑橘滞销,当务之急便是更新品种。
提到更新品种,一些果农质疑,城固的温州蜜柑成熟期因在湖北、四川、湖南和广东等地柑橘成熟期间歇才有了一席市场。若更新品种这一优势便不复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农业专家有的是办法。”一客商说。
政府鼓励农民种柑橘,可当柑橘滞销时,政府也应切实想办法帮农民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心急如焚的橘农如是说,小果型价格高,更新品种很有必要。可更新品种后,谁来解决销路的问题?橘农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目前,城固县少量种植的贡橘、朱红橘虽然价格可观,可似乎只能零售,并无大宗买主光顾。
橘贱伤农:农民返乡创业积极性打折
在经济发展现阶段,要实现“一产提速、二产稳定、三产快增”的经济发展格局,首要任务无疑是稳定一产。如何稳定一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回报率无疑是影响农民返乡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依靠果业种植的城固县橘农来说,理想的收购价格似乎是其回乡创业的动力。
汉中城固县,柑桔已有两千年的栽植历史。近年来,城固县加快柑桔产业发展,2007年底,全县柑桔总面积达17万亩,产量突破20万吨。今年,城固县柑橘产量预计达16万吨。
城固县橘园镇等几个柑橘种植乡镇,柑橘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家的收入就靠几亩柑橘。柑橘产量可观,亩产3000—10000市斤,均产5000市斤。当地的农民说,柑橘每市斤能卖0.3元就能保住本,能卖0.4元,他们就知足了。
今年城固县柑橘产量遇上小年,全县平均亩产2000市斤。按目前柑橘收购均价一市斤0.3元计算,一亩柑橘毛收入仅有600元。如果计算上一亩地1200余元的化肥、农药投资成本,一亩橘园亏本600元。何若梦说,今年全县大部分橘农都要赔本。
问起年轻橘农,柑橘收入多少钱,便愿意回家创业?“我心不贪,一年收入五六千就满足了!”升仙村一柑橘收购点前,一青年农民说。大部分橘农认同他的看法,一年一户能收入五六千元,便愿意在家种地。五六千元收入不算多,可对当地农民来讲,自家土地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原来,当地可耕种土地相对较少,人均土地就0.3—0.4亩,种植柑橘要达到户年收入五六千元需要承包土地。
城固县橘园镇许庙村橘农,38岁的杜斌家的一亩多柑橘预计产量3000多斤。目前,他以0.12元的价格卖了1000多斤,装到兜里的钱就120余元。家里还剩下2000余斤柑橘,他希望能多卖点钱。杜斌解释说,柑橘成本很高。一亩多地,一年两次施肥需要1000多元,五次除虫需800元。杜斌家有五口人,父母、妻子和8岁的孩子。农闲时,他在汉中市一家小餐馆当厨师,月收入1500元左右。妻子在家种地,农忙时他回家帮忙。
14日下午,杜斌用人力车拉来的几百斤大炮橘(直径7厘米以上的温州蜜柑),收购价格是0.12元/市斤。看到低廉的行情,他频繁摇头:按照这一价格,3000多斤柑橘只能收入360元(这一收入还达不到1800元的成本的四分之一)。
橘贱伤农,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地留守农村的“389961部队”一妇女老人儿童人群中,年轻人有了再次外出打工的想法。33岁的橘园镇升仙村农民李少华是为数不多的在家务农的青年橘农。他解释其在家务农的原因时说,她爱人在村里办了个托儿所,他要帮其照顾,否则他也会外出打工。对于为何衷爱外出打工?他说,橘价不理想,橘农没利润。
文/图本报记者 薛生贵
看着卖不出去的柑橘,橘农愁云满面。
橘农成群结队出去找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