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8日
头版
01

用理论研究支持工会工作

——陕西工运研究会积极开展调研活动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的工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左”的思想使工会干部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禁锢,不敢去干,也不知道如何去干;与此同时,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新旧体制急剧转换,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充分显露。这时急需切合工会工作的理论指明方向。

1987年6月2日,陕西工运研究会在工会工作的迫切需求下应运而生。时任陕西省总工会主席的薛昭鋆当选为研究会第一任会长。

成立的二十多年间,陕西工运研究会不断吸纳各地市、产业、大企业工会中符合条件、调研工作突出的单位为团体会员,把理论成果突出的骨干人才聘请为特约研究员,逐步壮大了全省工会调研队伍。截至目前,陕西工运研究会共有团体会员单位82个、特约研究员39名。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至少组织一次讨论会。

陕西工运研究会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调研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改以往研究工作只限于工会内部的局面,开始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和社会力量紧密连接起来,将工运理论研究与时代新发展、工人阶级新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调研成果不仅是了解陕西职工队伍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职工队伍里难免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研究会在全省范围内对职工队伍的稳定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是涉及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报告将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总结出来,并就如何稳定职工队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中共陕西省委的高度重视。陕西省委第二十二次常委会采纳了其中重要的方面:积极主动地关心和解决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如分配不公、收入过分悬殊等;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同职工的联系。这为当时稳定职工队伍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1988年实行省政府与省总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始,研究会的调查报告成为联席会议的主要讨论议题并形成决议的基础。其中许多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推动了一大批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的解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如2004年2月,省委副书记杨永茂对《关于我省技术工人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根据这个调查报告的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政策规定。

陕西工运研究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理论研讨。在新的政策出台之际,在新的社会矛盾显露之际,在新的思想风潮流行之际,研究会都会举行与之相关的研讨会,结合工人阶级队伍状况,明确工会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为推动工会工作起到了思想先导作用。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