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9日
煤业化工专刊-工会·人物
07

情暖“山里娃”

澄合权煤公司采一队农协工中曾有一个犟起来油盐不进的“山里娃”,说起他的犟劲,许多带过他的老工人都无奈地摇摇头:“这娃,我服了!”

“这娃”来自偏僻的秦巴山区,操着一口让人费解的“山里话”,不但与人交流费劲,而且还有股山里人特有的拗脾气。今年3月初来矿时,队里先后安排过好几个老工人带他,往往是合作一工就散伙,到后来谁见谁怕,避之犹恐不及。见“这娃”可怜巴巴没人带,公司劳动模范陈百岁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将其收归自己名下。几工合作下来,陈师傅也挠头了。经常是陈师傅要给他拿东拿西,有好几次陈师傅扶着刚支起的铁柱不敢松手,就是等不来急需的东西。陈师傅不由发了脾气,不想徒弟比师傅的脾气更大,干脆罢工不干了。在以后几天中,两个人憋着气,谁也不理谁。事后,陈师傅消了气,心想:如果也像其他人那样一推了之,自己倒是省事,可这娃就惨了,本身就因性格脾气和语言问题不合群,没人肯带,我再甩了他,岂不更加孤单。于是,陈师傅利用工休时间,约请也在公司工作的这位“山里娃”的哥哥一起赶到徒弟的宿舍。一见面,陈师傅首先诚恳地检讨自己不该发脾气。看到陈师傅不但没嫌弃自己,还向自己道歉,徒弟很是感动,也承认了自己的不对。至此陈师傅改变了以往的授徒方式,技术上手把手教,还耐心教他辨认和称呼井下常用的工具、材料,如铁锨就是铁锹,荆芭就是竹芭,特别提醒他不要按自己的理解乱起名,如不能把板销叫做“叮当”等;班后陈师傅还经常有意识到徒弟宿舍串门,二人慢慢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陈师傅的耐心帮助下,徒弟渐渐克服了语言差异等方面的障碍,虚心学习采煤技术,现在成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采煤好手。看到这位昔日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和全班工友打成了一片,陈师傅感到由衷的欣慰,他感慨地说,这几年来,我带出的徒弟少说也有二、三十人,这个徒弟是费心血最大的。

(丁耀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