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工报视线 校园因何不再安全 剪出心中的喜和爱 西安交管五大队开展辖区冬季安全教育活动 在改革中求发展 西安:能见度低于三十米停发客运班车 瞄准新目标 演绎新风采

当前版:第A2版:工报视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工报视线
02

校园因何不再安全

12月1日夜到2日凌晨,定边县堆子梁镇中学发生一起特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1位花季女童悄然殒命,另一女生仍处于昏迷,还在医院接受抢救,给人间留下无尽的伤痛。无独有偶,半个多月前,上海商学院四名女生为躲火灾,从6层楼高的宿舍跳楼逃生,全部当场身亡。人们不禁要问:一连串的校园悲剧重复上演,校园安全谁来保证?难道只有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敲响校园安全的警钟?

11名女童炭炉取暖中毒殒命

12月1日晚,上完晚自习,定边县堆子梁镇中学的住校生们依次回到宿舍,生起炉子取暖。第二天早上上早操,四年级的师生们发现,自己队伍里有十余名女生缺勤。直到7时20分,这12名缺勤的女生在同一间宿舍里被找到,宿舍内充斥着浓烈的煤烟味,女生们均已人事不省。

经过紧张的急救,12名女生中,有11名死亡。据初步判断,这12名学生是用炭炉取暖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目前唯一幸存的1名女生正在定边县医院重症室接受抢救。

据了解,堆子梁镇中学是一所初中、小学合并教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中毒的12名学生年龄中最大的仅有11岁,全都是一个宿舍的学生。由于家住得较远,且学校安排上晚自习,她们不得不住校。

消息传来,死者家长痛不欲生的情景令人不忍目睹。因为不相信孩子已经逝去,有家长用双手温暖孩子身体,还有的家长迟迟不肯让人拔去氧气管,一心期盼奇迹发生。

一夜之间,11名花季女童生命逝去,这场令人扼腕的人间惨剧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陕西当地网站上,有网友留言说:“孩子,你的窒息撕裂了我的心。”还有人说:“最可怜的是父母!谁来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保障!”“她们好小……可悲,校园成了坟场……”

在新华网、新浪、天涯等知名网站上,还有很多人在质疑:是不是许多农村的学校用不起暖气?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孩子?

花季生命凋零谁来负责?

11个花季女孩的凋零让人痛惜,人们不禁要问:谁该为这些花朵般的生命陨落负责?

人们开始反思。有人说,如果这些孩子多懂一些安全防护知识,就不会有此惨剧发生;还有人叹息农村条件真苦,学校的条件真差,“给孩子换掉炉子吧!等出了事情赔的钱远比给孩子好一点的环境要多得多。”

事故发生后两三天内,定边县堆子梁镇中学校长赵秉宏被撤职;11个遇难学生家庭将得到一次性补偿;接着,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被免职。西安市教育局则要求学生宿舍应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装置;教育部、陕西省均发文要求开展寄宿学校学生宿舍安全排查,防患于未然……

但这一切唤不回已逝去的生命。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李博飞说,这起事故教训非常深刻,令人感到惋惜,非常惨痛,暴露了学校安全取暖方面的漏洞,在管理方面没有到位……这起事件中如果有值班的教师,晚上有查夜的老师到宿舍去看看,事故就可以避免。关键还是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表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要真正建立起安全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位叫新疆白喀的网友则评论说,关键还是管理者的重视问题。几十年前农村就有寄宿制学校,如果人不负责任,说啥也是白扯。新疆冬天更冷,我们这儿几十年前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除宿舍管理员外,夜晚还有老师轮流值班。

校园安全教育、监督与问责要常规化

“事后的突击检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把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渗透于日常教育当中,使之常规化。”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说。

早在半个多月前,上海商学院发生的四名女大学生因在宿舍里用“热得快”引起火灾,逃生无门跳楼身亡,也曾引起人们对校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的质疑:灭火器过期,逃生通道被堵,多半学生消防知识缺乏,开水房少且不方便。事件过后,“热得快”依然在全国各高校宿舍内流行,安全教育疑为走过场。有人质疑“热得快”并非真正元凶,一味扩招且学校设施不够健全、安全存在重大隐患方为事故之源。

定边小学生中毒事件发生后,榆林市决定拿出2亿元解决全市381所农村乡办初中、中心小学和九年制学校的集中供暖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冬季取暖隐患。欣慰之余,我们也许该问一问,为什么总是马后炮?为什么前期安全预警频频失效?

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拂去这一系列校园安全事件的表面,校园安全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整个社会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督和问责机制才是其中深层次原因。

从1996年起,我国每年都举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强调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主题。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生安全教育更是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年秋季开学,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就开始教授学生如何避险、自救和救助他人,教他们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

但十余年来,各种各样看似“偶然”的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煤气中毒、食物中毒、消防事故、交通事故……还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可以这样被剥夺、被戕害?

惨痛的教训应引起人们反思,不要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惊醒反省。

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学校正是因为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和演练,在地震中能够及时安全疏散师生,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可是在庞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我们固然应该向桑枣中学校长那样的楷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更需要的恐怕还是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和扎扎实实的执行力,将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真正落到基层,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用问责制去解决校园安全中的惰性与不负责任,努力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方为长久之计。

这样,那些逝去的幼小生命的代价才没有白付,孩子门学习和成长的校园,才会是平静美丽的“花园”。

(丁秀玲 许祖华 冯国)

死者家属伤心欲绝。 杨永存 摄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李家庄小学的藏族小女孩卓玛吉在教室里学习。由于资金困难等原因,青海高原东部山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取暖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学生瑟缩地在教室中苦挨冬日。 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 摄

定边县堆子梁镇中学的一间学生宿舍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 冯国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