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啥都占“没关系”靠边站
在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一些贫困家庭生活状况完全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定,却迟迟得不到政府救济;相反,当地很多生活殷实的村干部家属却一度成了低保对象。村干部家属靠关系吃低保,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关系保”
“关系保”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于基层的现象,即人们常说的“上面的好政策被下面的歪嘴和尚念歪了”。对底层弱势群体而言,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基层干部,才是真正能够体会他们疾苦的人。但事实上,基层干部是否与民众贴心,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样是在上文被揭露存在“关系保”的群爱村,村干部“关系保”的劣迹被纠正后,他们索性在上报低保方面放弃了积极性。于是,理应享受低保的村民照样无法得到政府救济。这是怎样的蛮横———干部亲戚家属吃不上的,再穷你也别想吃上。枝叶关情,在这里仿佛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人性的恶是天然存在的,指望每个基层官吏都“卧听竹声而忧民疾苦”是不现实的。恰恰相反,越是底层的官吏,越是有与民争利的经济或者人性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他们的防范和监督是否到位。上级政府把上报甚至甄别低保户的权力交由他们行使的时候,如果没有附加必要的纠错机制,“关系保”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一旦“关系保”得以纠正,上级政府面对基层干部的甩手不干反倒袖手无策,更见证了约束的缺失。监督不仅来自于上级政府,而必然包含来自民众,尤其是低保户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真正保障民众的权利能够充分行使,则“关系保”必无繁衍的可能,“蛮横小吏”也必然失去存在的土壤。监督缺位背后的民众权利稀薄,就是“关系保”所戳穿的蛮横小吏之所以蛮横的密码所在
按照“学院派”的思路,如果现任村官行为不佳,对其进行罢免或在下届时选别人,不就行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农村的民主自治、民主监督,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