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23日
工会新闻
03

爱心浇灌和谐树

——记长庆建设工程处工会帮扶困难职工二三事

“不让一名员工家庭生活过不下去,不让一名员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员工看不起病”是长庆建设工程处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提出的“三不”目标。工会深入持久地开展困难员工帮扶救助活动,为困难职工家庭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点亮了暗夜行路的心灯。

从“效益提升”到“惠及职工”

近几年,伴随着长庆油气田大开发的进程,建设工程处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有少数职工家庭在生活、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了困难,生活陷入困境。据统计,2008年有困难员工59人,员工遗属167人,困难家庭55个。建设工程处适时成立了处级困难员工帮扶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困难职工帮扶管理实施办法》,从指导思想、工作体系、资金筹集、帮扶标准、帮扶措施、帮扶程序等方面着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队、大队、处级三个层次的帮扶组织体系,确保帮扶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包容。

从“困难户上访”到“领导接待日”

为了使困难员工难有处诉、困有处济,建设工程处建立了困难员工诉求体系,随时了解掌握员工、遗属的生活情况。党政领导坚持月度“领导接待日”制度,工程处领导干部与困难员工结帮扶对子10户。信访办、工会办公室开门接纳群众来访,困难员工可以通过书面信访、口头表达、登门面谈等多种方式向组织多渠道反映情况。建设工程处主动建立健全困难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努力做到——员工有困难,组织早知道。

在帮扶工作中,建设工程处工会提出要做到:听在心上,说到心坎上,帮在所需上,舒解在困难的处理上。始终要求各级帮扶组织对困难员工做到四清:思想状况清,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清,求助需求清。帮扶工作要做到:在困难员工“最盼”上下功夫,在困难员工“最急”上见真情,在困难员工“最需”处有作为,准确把握困难员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自2006年以来,工程处累计救济困难员工93人,发放救济金4.75万元,困难救助款14.5万元;遗属168人,累计发放生活补助款123.12万元,遗属困难户救助金23.5万元。

从“输血”到“造血”

建设工程处在帮扶救助中,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职工遗孀范俊梅没有收入来源,一人抚养着两个上大学的孩子。工程处党委知道后,把范俊梅一家列为特困户,工会一次性给其5000元的救助金。在领导和困难家庭“一帮一”互助活动中,总经理主动与其“结对子”,帮其解决困难。2003至2005连续三年,处工会都出面为其申请无息贷款共计15000元。她的女儿贺妮娜大学毕业后,为了便于其照顾母亲,工程处又主动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破格将贺妮娜安排在公司内部就业。今年以来,工程处就先后帮助6个困难户、8个子女谋职就业,先后帮助7名困难户的子女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从“人人过得去”到“人人过得好”

针对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建设工程处由过去注重“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把效益增量机制与收入存量调整相结合,把“人人过得好”与“人人过得去”相结合,开展暖心活动。领导干部和工会干部坚持职工患病住院后去医院看望,重大节日登门看望困难员工,重伤亡故必须亲自组织处理。2007年,工程处机关一名职工患肝病,需要做肝移植手术。高额的医疗费让其家庭难以承受。处工会发动机关全体职工员工开展捐助活动。有些基层的同志听说后也都积极捐款,2天共收到500多人的捐款,计2.8万元。处工会积极采取其他帮助措施,使其及时顺利地进行了移植手术。今年,工程处又一次性给予其大病救助5万元,并对其子办理了助学手续,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压力。

两年来,各级组织累计慰问救助特困、困难、临时困难户、子女残疾户、离退休人员、员工病号1456人次,大病救助10人,发放大病救助款30万元,给残疾人士捐助安装假肢、轮椅6人次。 (邵生琦 徐永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