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性的概念及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主要有五个特征。这五个特征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
1、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指要根据对象产生某种问题的原因及其对象的心理、年龄、经历、阅历、素质等情况,来引导和说服对象应当怎样而不应当怎样。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及其对象自身的所有情况都是确定的,这种确定性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象医生给人看病那样,诊清病因,对症下药。
2、真诚性。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缺乏真诚性,就缺乏艺术性,没有真诚性就没有美,没有美就没有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表现和展示内容,反而会阻碍和抑制内容的表现和展示。
3、情感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充满丰富情感的宣传、教育和交流,在一定的意义上,“通情”往往是“达理”的前提。所谓情,就是人对社会生活的某个对象是否符合人自己的主观需要的体验。
4、说理性。所谓理,就是人对社会生活某个对象是否符合生活本身客观规律的认识。把讲道理和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性的应有之义。
5、愉悦性。所谓愉悦性,就是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正面的宣传教育、表扬鼓励,还是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后进转化,从根本上说,都不是使人痛苦、受罪,使人郁闷、压抑,而是使人为受到尊重而感奋、昂扬,为得到理解而愉快、高兴,在关心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
1、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具有相当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码条件和一门基本功;不具有相当的政治理论素养,就不可能帮助群众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利益,也做不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增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文化素养。广泛涉猎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心理学、行为科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文学等社会科学,要加强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实事反复证明,具有相当的科学文化素养、知识面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能够运用美的和使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回答和解决群众的各种思想问题,展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相反,不具有相当的科学文化素养,知识面窄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群众的各种思想问题,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也无法使群众接受党的思想政治引导。
3、提高作风素养。要养成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习惯,能够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敏锐地体察群众的情绪,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不具有相当的作风素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做思想政治工作就只能是光讲大道理,光说空话,不但解决不了群众的思想问题,反而降低和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说,作风素养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
4、提高道德素养和人格素养。所谓道德素养,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必须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应当怎样做时,首先自己就这样做了,要求群众不应当怎样做时,首先自己就没有这样做。所谓人格素养,是指要与人为善,不怀偏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道德素养和人格素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使群众口服心服的可靠保证,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才能发挥。
5、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某次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在实践中继续加以运用和完善;某次思想政治工作收效不大,要认真总结其教训,并汲取教训。同时,要善于学习他人的好经验和好方法,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好党的这一优势,使其成为我们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动力和“加速器”。 (孟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