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16日
百味
04

梨树的记忆

(咸阳)杜志祥

那是1965年3月的一天,好像是个星期天,我和两个小伙伴上街去玩。看见不少叔叔阿姨在人民路两旁挖坑,好像要种树,我就对一位正在挖土的叔叔说:“让我们也挖两下吧。”叔叔看看我们说:“你们还太小,待会儿树苗来了,扶住树苗我们埋土好吗?”“好。”我们高兴极了。很快,树苗运来了,我们三个小孩一人扶一棵树,叔叔阿姨很快就把树栽好了。我们又帮着从临近的陕棉八厂生活区提来了水,给这三棵树浇了水,才高兴地离去。临走时,我问身边的叔叔阿姨,才知道种的是梨树。

那时,自己还是一个小学生,也就十一、二岁。

没有几年功夫,梨树就长大了,把古城咸阳装扮成了街道果园。

1977年8月,自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一天,我把和女朋友小焦的约会地点定在了八厂生活区大门西侧,就是我当年帮助栽种梨树的地方。我们见面以后,她指着身边的梨树生气地说:“你看你选的啥地方,梨树不吉利。”我笑了,在给她讲了种树的经过后,指着满树的梨说:“这梨就是我们感情的结晶和果实,我们的爱情也该收获了。”她笑了,笑得是那样美。

三年后,我有幸调到了八厂子校,当了一名老师。当时有段时间自己身体不好,就只代一些体育、美术之类的副课。有一次,上美术课时,我把全班学生带到了校门外的马路旁,让孩子们写生,对着树上的真梨画梨,并给他们讲了梨树的栽种、管理和维护,讲了街道果园的特殊风貌和意义。孩子们高兴极了,这次他们画的梨最像,也最好看,不用说,得的分数也普遍要高。

我曾经亲眼看见过这样一件事,有位妇女领着一个孩子在街上走着,孩子突然向前跑去。原来,前面的树上掉了一个梨,孩子伸手就要捡,妈妈在后面喊不让动,孩子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还是伸手把梨捡了起来,并且掏出小手绢擦了擦。妈妈抬起手,似乎要打孩子。孩子却眨巴着不解的眼睛问:“为什么要打我呢?我把它捡起来不对吗?难道就非要让它坏在这里?我把它送给北门口那位拉胡琴的穷人不好吗?”妈妈的手无力地落了下来,又很快把孩子抱在怀里,看着、亲着自己的小宝贝,笑得是那样开心。

后来,随着城市的规划改造,梨树还是被挖掉了。但古城梨香的那段佳话却被人们永远传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