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为自已是一名矿工而自豪 有你陪伴 我不孤单 影像 扬帆“十二五” 矿山 巡检之歌 让我怎样感谢你 春日序曲 放弃也是一种美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为自已是一名矿工而自豪

·万江华·

30多年前,我们这批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技校毕业生,踏着青春的节拍,满怀着一腔热情,来到蒲白矿区这片热土。那时,适逢矿区第二次创业热潮,我们陆续被分配到建安处、建井处、南桥矿等单位,随即投入到这热火朝天的矿区建设之中。

80年代初,技校毕业生还算是有知识的青年,我和同学张、金被分配到建井处工程科,分别从事矿建预算、统计、计划工作,这些工作需要经常下井到掘进、采煤工作面去。

那时青春年少,不怕吃苦,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在南桥煤矿下井时的情景:我们3个年轻人在科长刘有棣的带领下,换上矿工服、大胶鞋,带上安全帽、矿灯。虽然头顶着矿灯,灯盒子有二三斤重,有种负重前行的感觉,但兴奋的心情,让我为自己是一名真正的矿工而自豪,全然忘记了这身重重的行头。

当时,一线的掘进工、采煤工经过大巷时可以坐上简陋的人力车,而我们需要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工作面,一路很辛苦,走过大巷,地面高低不平且湿滑泥泞,来到采掘工作面,里面和上面的反差特别大,潮湿阴暗,有一种与世隔绝之感,大部分的空间被采煤设备所占据,我们在设备与设备的空隙里踉跄穿行,汗水不知不觉已浸透衣服。越向里走越是闷热、潮湿,抬眼望去,在工作面开帮放炮、拉岩灰、拾底,汗流浃背的矿工,我竟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能看到一双双眼睛,因为他们的脸被煤灰弄脏了,只有那双灵动的眼睛在向我们示意,见到这样的面容,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为这些矿工能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挥汗如雨、勤奋忘我的工作所感动,鼻子酸酸的,眼睛也湿润了,自己的工作算得了什么。

那次下井,我们在井下整整过了八个小时,中午吃班中餐。当我们重返地面,在走出去的那一刻,我回头看着空空的巷道,想起仍然留在井下的矿工,眼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们每周因工作需要才下井两三次,而矿工每天都在远离地面几百米的井下劳作,没有清风,没有阳光,有的只是艰苦。可是他们仍然常年坚守在井下,为矿井建设掘进,为多出煤、出好煤而努力工作,为了千家万户能用上电,为了国家,就这样坚守着,这该是怎样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才一次次无怨无悔地作别阳光,向着幽深的地下走去;该是怎样坚定的目标指引着他们,才一天天甘于奉献地与煤为伴,在地层深处默默奉献,我常常被他们那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谁敢说我们的矿工不是最可爱的人呢?

在那异常艰苦的蒲白二次创业岁月里,矿工们饱含热情、倾注感情,勤奋忘我的工作,把忠诚、奉献融入到汗水之中,为蒲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在那每个平凡而不张扬、朴实而不失光彩的矿工背后,都藏着感天动地的故事,都有着与蒲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他们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蒲白。

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工,蒲白的每个矿井都印有我的足迹,也倾注了我深深的情感。后来因工作调动,我来到教育培训中心,为了单位的宣传工作,我经常加班加点写作,每当很累、很烦、很想放弃时,我就想起在井下默默劳作,拖着疲惫的身躯、挂着满脸煤灰刚刚升井的矿工,想起井口如同白昼的灯光下,女工们沾满煤尘的面庞,想起火热的矿山、矿工的情怀…… (蒲白矿业公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