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30日
头版
01

开启“民生工程”的幸福列车

金阳小区一瞥

在榆林市民林立平家中,宽敞明亮的房屋,加上一盆盆绿色盆栽的点缀,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屋外的寒意。而他所居住的正是我省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金阳小区。“买这套房子的时候每平米是1400多元,就这样还借了亲戚十多万呢。”此时,榆林市区的房价均价已经超过了5000元每平方米,若不是购买经济适用房,林立平现在恐怕还和妻儿在外租房。“可以说经济适用房圆了我们全家一个梦,让我们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居所。”

榆阳区经济适用住房小区金阳小区位于榆林城区东沙金沙路西,总建筑面积65.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1亿元,绿化率33%。在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可解决1.3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保障性住房工程。而这只是榆林市近年来众多民生工程中的一个典范。

“民生项目有时不仅仅是纯福利性质,有时候要考虑到各个阶层民众的需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正在修建的榆阳区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占地350亩,服务中心由中心敬老院和老年公寓两个项目组成。在公寓区,一幢幢别墅、公寓已经在进行内部装修,“别墅上下两层,配套设施与寻常住宅无异,但为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做了一些调整。”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整个服务中心,敬老院设计床位604张,建筑面积3955平方米,公寓建筑面积21512平方米,可提供1600个床位。敬老院为纯公益性质,而老年公寓则向租住的老人收取一定费用,可以说充分考虑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在刚刚召开的榆阳区“两会”上,榆阳区区长苗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不是一句空话。今年榆阳区计划实施五个“两亿元”工程。即在“三农”领域、教育事业、交通建设、民生保障、园区发展等五个领域各投入两亿元,用充裕的资金促进其发展。

榆阳区还大力开展帮助民众就业的工作,设立了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开展了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62人,为757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92万元。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05万人,安排22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和4800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并且将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推开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举措真正开启了当地民生发展的幸福列车。 文/图 本报记者 刘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