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变“导购”缘于监管乏力
4月7日,一张盖有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公章的《佣金分配表》在网络上被曝光,引导游客购物导游最高抽成可达50%。短短一天之内,就有几百家网站和论坛进行转载。长久以来为人所诟病的旅游业“潜规则”再次引发网民关注。
蚕丝被,佣金200元/床;上海刀具、貔貅、羊毛衫,佣金30%;茶叶,佣金40%;紫砂、珍珠、菊花,佣金50%……面对这样的一张《佣金分配表》,相关旅游公司必然能拿出一推托辞来为自己辩解,然而,在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法规条例对旅游市场进行规范的大背景下,当下旅游市场仍存在着太多乱象,这其中,很多“导游”早已沦为“导购”。
“导游”一旦沦为“导购”,自然就无法一门心思为游客提供服务,他们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千方百计把游客带到购物点,而且会通过花言巧语对游客进行游说。“导游”为了经济利益,不能忠于职守,这样一来,游客必然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导致“导游”变为“导购”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下旅游市场的混乱,这其中,相关监管部门当应认真反思。
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行规。就拿旅游市场为说,相关部门这些年来也制订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可是,这些法规条例为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摆设?毫无疑问,祸根在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一般情况下,任何行业既然制订了行规,那么,就应通过相应的监管体系,使得行规能不折不扣落实,而如果行规成为摆设,不仅导致乱象丛生,而且也暴露出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陈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