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30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情系水利 汗洒江河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4

情系水利 汗洒江河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省江河水库管理局局长周峰

文/田丁辉 孙少军 成建民

引言:一条路,如果不经过坑坑洼洼的曲折小径,哪能显示出宽阔大道的平坦笔直。

一棵树,如果没有阳光雨露的哺育滋润,哪能长成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

一本书,如果不曾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的阅读,哪能知道其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

一首歌,如果没有词曲家的精心谱写,哪能让我们聆听那优美动听的歌声。

一个人,如果不经过生活对他的磨炼,哪能让我们看到他最终的成就与辉煌。

周峰,男,1953年8月生于陕西省眉县,正高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77年9月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1984年12月至1994年在太白县工作,先后任水利局局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1994年至2009年先后任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2009年至今先后任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周峰是一个与水相伴的人,是水伴随着他挥汗如雨地奋战在水利工地,是水伴随着他呕心沥血地忙碌在管理岗位上,又是水伴随着他用心描绘和谐水利的美好画卷,伴随着他用行动书写当代水利人的风采,是水伴随着他写出人生道路上新的灿烂篇章!

一个人的一生能干几件大事,一个水利人的一生能够经历几个重点工程,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实事,这是周峰常讲的话。曾几何时他带领石头河人破解了困扰西安水荒的难题,开辟了向西安、咸阳、宝鸡等城市供水的历史,使石头河水库成为关中“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水源基地;曾几何时他屡次进京跑部沟通协调,立项目、争资金,促成省内南水北调试点项目引红济石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曾几何时他带领石头河人完成了管理局机关从宝鸡眉县向杨凌的搬迁,实现了石头河人发展壮大的愿望;曾几何时他带领石头河人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水利系统率先迈入了全国文明单位的行列。这些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了水利事业,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生动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当代水利行业精神,展现了陕西水利人的风采。

忆峥嵘岁月,他以一名水利工作者的辛劳付出,获得了部、省和国家级多项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管理者”、“全国水利系统优秀干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并最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至高荣誉。

情系水利心系民 积劳成疾终不悔

在渭河一线指导工作

魏征说官为船民为水,并且断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他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人民是水。只不过这个水的主要职能并不是载舟覆舟,而是以水润泽天下的土地,以水润泽天下的心灵,以水润泽自己的生活,也以水塑造美丽的自己与美丽的世界。“其实,官,为什么非要为船呢?为鱼多好呢!去亲近水、学习水、爱护水,自己不也在水中其乐无穷了吗?水是不在乎官大官小的,它只品官好官孬,为民办了多少实在事。官也是一个行当,也出明星,出一世一世美名流传的明星。这种明星更不是以职位的大小来分,李冰比多少皇帝小得多吧,一个都江堰就让人民忘记了皇帝而记住了他。”这是周峰的一段心得体会。

为官者要富民一方。是的,作为水利人,你不应该只是当官做老爷的领导者,而应是韩非子赞誉大禹那样“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的对百姓充满爱心的人;你不应该只是享受财富和财富的继承人,而应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财富的创造者;你不应该只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当做一件漂亮的外衣披在身上,而应把它作为自己敢于拼搏、善于创新的内秀外美的形象。在专业、事业与人生的积累中,周峰的总结只要两个字,值了。他不知疲倦地继续奔跑,对专业、对事业、对单位、对职工,一样心怀深厚的感情。

周峰说,把事情干好干大,不在于你有多大本事,而在于你有没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做事要眼光远大,思维要超前一点,有长远规划,短期行为难成正果。“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多年来在他手里实施了几十项重点工程,他从不插手干预;他更不许家属子女用自己的影响办私事,对谁都不留面情,有一年一位亲戚想在他所管辖的苗圃打工,他一口拒绝。

为了工作他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典型的“工作狂”。他忙,常年累月、没黑没明的争项目,跑资金,抓管理、搞建设、周而复始,废寝忘食;他累,累出了一身病,有胃窦糜烂、颈椎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出差时得随身带几种药品。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工作。职工说:“周局长为了水利事业,把命都搭上了”。事业的发展更需要韧性。既要抓好日常管理,又要考虑整体战略规划,为未来铺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周峰每年下基层都保持在90天以上。周峰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在西安供水最紧要的时刻,年迈的老母亲患病住院,他也没时间探望。自己生病了打吊针,他尽可能把时间挤在晚上,惟恐耽搁白天的工作。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跑遍工程所有的关节点,现场督战,催进度,查质量,不给自己放一天假。

看到他拼命的工作别人不解的问周峰你图啥呢?他总微笑着说:我是一名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是我们的行业精神。水利人要有敢从火中取栗来的精神。

扭住大事保发展 “不等扬鞭自奋蹄”

向省政协书记马中平汇报渭河治理工作

向姚引良副省长汇报水法、水周宣传工作

全国先进工作者、省江河水库管理局局长周峰

有一位哲人说:一个真正的导航人,并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赠送我们金子,却能使随他上路的人们找到藏宝的钥匙。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加剧、泥沙淤积和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渭河面临的严峻形势已受到省委、省政府和新一届水利厅党组的高度重视。赵乐际书记指出:一定要把渭河的事情办好。赵正永省长要求:把治理渭河当做大事,进行全线、系统治理,修堤、治河、滩岸综合开发利用。省水利厅王锋厅长提出了“渭河健康、环境改善、安澜惠民、持续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作为渭河的代言人,周峰在深入分析、研究河情、局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秦先兴水、兴水先治渭”的理念,在治河思路方面提出了不断创新完善流域管理思路、水资源管理思路、水行政执法与许可思路、工程建设与管理思路和防汛抢险技术服务思路;在发展战略方面确立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职能职责落实、加大基础研究工作三大重点;以“创新思路,重点突破,加快发展”调研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为己任。

他把推进流域统一管理作为任内最大任务来抓。抓住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渭洛河下游治理及库区移民防洪保安两大防洪项目不放松,面对项目调研前期工作虽已全部到位,但国家仍未批复立项的情况,周峰同志以身作则,将此项工作作为自己的包抓工作,带领有关局领导和人员,多次向省水利厅、省发改委,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汇报,并在中省领导检查渭河工作时积极汇报和不懈争取,力促两个项目尽早得以实施。

突出加强渭河立法。在省水利厅的支持下,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邀请省级立法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和立法调研,启动《陕西省渭河管理条例》(暂定名)的立法基础工作。严格水行政许可管理,加强涉河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河道采沙的监督检查,组织渭河下游采沙规划执行情况大检查,全面推行标准化沙场建设,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努力实现“数字渭河”。“数字渭河”通俗地说就是把渭河装进计算机,从而更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渭河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渭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数字渭河”工程主体上分为三层结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应用系统以及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体系等。周峰依照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安排,抓紧启动实施“数字渭河”工程。组织完成了渭河航测,结束了渭河无航测资料的历史。“数字渭河”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力的推动我省“数字水利”建设,加快水利现代化的进程。

以人为本促和谐 文化建设谱新篇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酿造才会有甜蜜;如果,你每挺拔一个高度,就必须不断攀援,不断拼搏,不断创新,灿然开放一种精神的高度。

周峰担任江河局领导以来,着力提升职工文化素质,加强职工培训教育。他说:“作为献身人民利益的水利人,唯有博采众家之长,思考水之大事,才能做出最明智的决策。我吸收你的长处,结合我的长处进行创新,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那么我一定比你强。”

他积极安排相关人员到省内外流域机构进行学习,先后组织了赴洛河、泾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九次专题调研;召开了工程建设管理、水资源管理、科技研究、经济发展等七次专题研讨会。组织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赴沿渭五地市(区)深入调研,与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座谈,共同探讨渭河治理有关问题,积极征询对流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学习与创新来取长补短,拓宽自己的视野,化别人的亮点为自己的亮点,促进水利工作的发展。

他时刻将职工冷暖挂在心里,情系职工,关心职工。全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挂念在周峰的心里。局属华阴河务局、水文局家属楼得以改造完成,局属单位一批职工活动室、食堂及娱乐健身设施建成投用,西安机关基地建设已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即将动工建设。关心内退、离退职工,组织定期体检、慰问;连续开展职工子女高考上线“金秋助学”活动;分批组织200余名职工参观了上海世博会,使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局上下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他组织全局持续开展了“五项创建”活动,带头参加文体活动,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全省水利系统的多次文体活动和比赛中名列前茅,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单位的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他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正在带领江河局人朝着跨入全国文明单位的行列迈进。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2010年中秋佳节,周峰没有和妻儿父母团聚,而是带着省上领导的问候和祝福,驱车两千多公里,深入局属施工企业陕水集团公司在陕西、内蒙、甘肃三省的四个在建项目工地,亲切慰问一线职工,并与参建职工共度中秋佳节,共话发展。他深入职工宿舍、食堂,和员工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在内蒙古戈壁深处的阿拉善项目部食堂与项目部员工一起会餐,亲自为项目部人员分切月饼,斟酒举杯,共度中秋佳节。

他关心职工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留刻在了职工心里。

扶危济困为己任 无私奉献为情怀

淡泊名利,爱在心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周峰将扶危济困作为自己的另一项事业。熟悉周峰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也不算富裕。年迈的父母需要他赡养。可周峰却将获得“陕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后获得5000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局“扶贫帮困”基金。他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后,又将获得18000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团省委“希望工程”、省妇联“红凤工程”和局“扶贫帮困”基金,资助家境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有的人对此感到不理解。周峰说:“我来自咱农村,知道农村的艰苦。每次看到那些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孩子的报道,看到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贫困的人,心里都很难过。虽说这些奖金是给我个人的,但它用于社会才更有意义。”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周峰又一次交纳“特殊党费”3000元。

周峰捐资助学花自己的钱很大方,花单位的钱却很抠甚至有些吝啬。今年以来因私事用了几次公车,每次他都按市场价格缴纳费用,到目前已缴纳了3000多元。他常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任何事都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职工,更要对自己负责。

尾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谈起水利上的工作周峰如数家珍。他说:“多年来,回首往事,自己埋头苦干的身影不断浮现在眼前,工作艰辛,但在过程中却学到了许多,心里也很踏实。干水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四季都忙,但作为一名水利人我很庆幸自己为群众干了些实事”。是的,周峰的事业是干出来的,正是这无声的行动在职工群众中树立起奉献终身的形象,扬起了榜样的旗帜;正是这以情系水利、勇于奉献、为了人民的利益,以自己的睿智、毅力、锐意进取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水利人的崇高形象,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劳模之歌。

与阿拉善项目部人员共度中秋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