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新路上党旗红
——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4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黄陵矿业公司荣获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2010年度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该公司4名共产党员被评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先进个人。也是在近期,由该公司党委牵头组织实践的《煤炭企业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荣获第十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该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所走的创新之路。
如今,创新已成为拥有990名党员、65个支部的黄陵矿业公司党委策动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创新发展 党委谋划循环经济战略
如何在陕西率先走出一条适合资源型企业特点、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路,成为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一班人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他们达成了共识“不统筹城乡、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创新发展方式,黄陵矿区就没有出路。”
2009年7月,在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上,黄陵矿业公司党委报告中“创新”两个字出现频率达26次之多,创新发展方式、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励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为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词。同时,党委班子在谋划“十一五”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时提出: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构建以煤为主,煤、化、电、路、建材、果蔬储运多元发展产业格局,形成原煤生产及洗选加工、煤焦化和精细化工、煤炭生产加工废弃物——瓦斯、煤矸石及煤化工尾气发电、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炉渣制砖制水泥等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依托矿区专用铁路,建设大物流产业,结合地方实际,以工业反哺农业,发展以果蔬加工、储运为主的现代农业。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利税70亿元,企业产值翻两番,将公司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绿色环保能源化工企业。
创新管理 党组织策动企业升级
4月22日早上9点,刚刚交完班的黄陵矿业铁运公司机务段的职工们聚集在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价值显示屏下,一边看着上面红红绿绿的数据,一边抄着什么。机车司机张晓波说“一个班下来,我是挣了还是赔了,和昨天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得总结一下,下一个班也好注意,要不肯定经营不好自己的岗位,收入也就上不去”。这是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下属的各二级党组织探索实施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以来,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情景。
2009年下半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在黄陵矿业公司党委的主导下,各基层党委根据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按照自身工业生产管理运作流程,以订单为连接各生产经营环节的主线,以岗位员工个体为核算单元,以岗位绩效为考核重点,坚持岗位自主经营和人单合一的内部市场运作原则,以“岗位增值、员工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以企业与员工绩效和素质持续改进为目标,创造性地建立运行了人本企业岗位价值管理系统。他们把每个员工岗位作为一个经营主体,把员工岗位自主经营绩效作为薪酬分配的依据,前者解决了职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问题,后者解决了分配的科学和公平问题,实现了员工从企业计划命令的执行者,向独立的经营者的转变,员工从原来的“打工者”,变为了管理自己岗位的经营者,各层级的管理者,变成了为岗位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的服务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使员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主人,实现了员工角色的转换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再造。
创新创效 党员引领企业技术进步
梁平、毛道良、毛明仓都是黄陵二号煤矿的共产党员,2009年,他们通过对二号煤矿矿井巷道布置的设计变更,把原设计的沿底板成巷改为沿顶板成巷,仅近两年来就为企业增效1亿多元。发电公司党员秦斌,把降低设备能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作为提升岗位价值的主攻方向,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公关,他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完成了两台一次风机变频改造,设备能耗降低了80%,每年节电300多万度,节约费用115万元……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像梁平、秦斌这样的普通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先后组织开展了300余项各类技术公关项目,500多项小改造项目,其中有120多名党员在221个项目中取得了成绩,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
和谐发展 促进企地民生全面改善
黄陵矿业公司所在地店头镇是黄陵县的工业重镇。为了促进企地和谐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公司主动与黄陵县携手,建水库,修果库,实施新农村建设,落实扶贫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民增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从2009年到“十二五”末,将投资20亿,关注民生,建设供店头职工群众休闲娱乐的文体活动中心和河滨文化广场,实施店头镇第二小学、幼儿园、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气化工程、“一河两带”治理工程等18个关乎民生、改善环境的大项目,共建宜居环境,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店头、和谐店头、现代店头,使之成为西部明星镇,力争把黄陵县从目前的陕西经济“十强”县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县。
(梅方义 侯庆斌 黄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