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经集体协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30% 房价“躲猫猫”是挑战执法者 图说天下 图片新闻 全国4万多“钓鱼网站”被查 本报新闻培训班开始报名 百姓为何不愿花钱 塞北的明珠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百姓为何不愿花钱

央行对全国50个城市的储户调查更不乐观,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及储蓄存款,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值。

花不花钱,先要看钱包做不做主。单看统计数据,过去几年,劳动者工资远比CPI“跑得快”,但仔细分析,多年来统计部门监测的主要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职工等。直到2010年,我国才首次发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工资状况,这部分劳动者平均工资2009年为18199元,一个月约为1500元,仅相当于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的55.6%,相当于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9%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有钱人也不少,一出手就是LV、拉菲。但总体上看,这毕竟是少数,真正的消费主力是大量中低收入者,而这部分人工资绝对水平还偏低,消费能力没有根本性提升。月工资2000元左右,再怎么想扩大消费,又能有多大余地?就算今后快马加鞭,一年涨15%,也只多出300元,其消费状况又怎么会有大的改变?

花不花钱,还要看老百姓未来的支出风险有多大。从幼儿园起就可能要交赞助费、上指定的培训班,大学收费一年年看涨,有机构测算,目前我国中等城市居民培育一个大学生至少要付出20万元的成本,谁家能不攒点钱?工作不好找、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更难找,一想到孩子将来可能要无奈“啃老”,工薪阶层的父母,谁敢敞开来花钱?看病最让人害怕,就算有医保,万一家里有人得了大病,还是吃不消。

有经济学家测算,如果按GDP支出法测算,过去10多年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并不低,始终保持在8%以上,与GDP增速大致相当。之所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关键在于人们的消费过分集中于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硬性的、强制性的方面,其他消费欲望被压抑或者吞噬掉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