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13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广东惠州解救14名黑砖窑工人 广告 全国少工委各级少先队不得擅自加“杠” 本报新闻培训班开始报名 图说天下 就恋这片热土 中国物流费用“竟”占GDP18%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就恋这片热土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起县农民工蔺彦斗

常言说,寒门出英才。生于1963年的蔺彦斗,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在姊妹8人中唯一走进中学大门的他也因贫困辍学了。辍学回家后,为了挣钱贴补家用,年仅17岁的蔺彦斗背起了一床破烂的铺盖卷,拿着一把铁锹,走进了吴起县建筑工地当起了一名杂工,一干就是20年。

身为外来务工者,孩子到了上幼儿园年龄,他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在城里上幼儿园,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成了他内心深处永远的痛和无终的遗憾。当他看到吴起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很多孩子,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眼巴巴地望园兴叹的无奈神情时,仿佛看到了他当年含泪离开学校时的身影,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他要兴办一所幼儿园,让许许多多入不了园的幼儿享受一个快乐的童年。尽管当时他就暗下决心要办一所幼儿园,可无奈手头没钱,只好暂时割舍了。随后的几年里他怀揣愿望,等待机会。

“办幼儿园,让农民的孩子都能上幼儿园”这成了他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永不枯竭的情怀。为了多挣钱、积攒办园资金,他加班加点,抢着干一些脏活、累活,并让自己的妻子打扫卫生、蹬三轮、做服务员,动员全家上手。为了能办好幼儿园,他买了许多有关方面的书籍了解业务,多次到吴起县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政策,去银川、西安等地考察学习。经过近20年的摸爬滚打,他筹集了30万元,动员说服和自己一起打工的几位工友入股。

2001年投资100万元,共同创办了吴起县第一家民办幼儿园——蓓蕾幼儿园。解决了300余名农民工、城镇居民子女入园难的问题。

几年下来,幼儿园亏了10多万元,几个工友看到无利可图,先后撤走资金,这更使蔺彦斗身负重担和煎熬。他只好让妻子当炊事员,自己彻底辞了工,给幼儿园买菜、打扫卫生、烧水、看大门,成了一名职业后勤杂工。曾有人说他傻,不挣钱的事,为啥还要干呢,可他总是一笑了之,继续苦苦支撑,践行着他办园的梦想。 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