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与爱心铸造人生的价值
——记全国劳动模范、陕西棋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山
他是一位拥有魄力和智慧的管理者;
他是一位待职工如亲人的企业老板;
他是一位致富不忘乡亲的共产党员;
他是一位让贫困家庭和失学孩子露出笑容的慈善家。
享有美誉“中国避暑城”之称的陕西宜君,可谓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彭祖故里、北魏石窟、姜女泪泉、云梦山道教胜地等人文古迹,还有福地湖、太安森林公园等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优美的环境,被誉为“渭北的小江南”,古往今来在这里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
如今在这片“小江南”的土地上,许多有识之士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这片绿洲增光添彩,陕西棋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华山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型乡镇企业,经过王华山几十年的拼搏经营,如今发展到横跨陕、甘两省拥有四个分公司的集团公司,企业资产超过亿元。
别看陕西棋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华山其貌不扬,但他却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这还真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人不可貌相。他那率直的性格、朴实的语言、奋力创大业的谋略和精神,令人赞叹。
做企业要掌握行情,行情就是效益
年过半百的王华山出生于河南新密市,贫困县的家庭生活,炼就了艰苦奋斗的品德,磨练出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他先后在宜君县棋盘乡建筑队、综合厂、拖拉机站工作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适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他开始走上了创办企业之路,大胆地建起了棋盘乡煤矿。
魄力和智慧彰显出王华山的管理才能,几十年的商场磨练成就了他。经营煤矿不仅仅是简单的挖煤卖煤,要效益更要安全。他聘请了煤矿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建立起了一套煤矿管理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从生产、技术、安全等流程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尽管是小煤矿,他却从没有放松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用他的话说:“挖煤挣钱,没有人命值钱。”基于此,他很关心职工的生命健康。煤矿的工人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王华山重视创造必要的安全卫生条件,既让工人挣到钱,还要使工人平安健康地工作。由于他的煤矿管理科学规范,工人的积极性也很高。到本世纪初,他经营的煤矿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为国家上缴税收1500多万元。企业在他的精心操持下,效益越来越好,1996年被授予“黄陵县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被延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明星私营企业”称号,2002年被陕西省工商局、陕西省私营企业家协会授予“陕西省明星私营企业”称号。
王华山不但精于管理,更善于动脑分析。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实行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煤炭企业整顿,煤炭市场产销形势十分看好,他的企业毫不例外地得到了实惠,正当家人和朋友劝他再开一个井口、扩大规模再稳赚一把时,他却致富不忘家乡,时刻惦记宜君的经济发展,敏锐地将目光瞄向了具有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加工行业。他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用所赚之钱为改善和实现人类生存健康做一点贡献。”
“做企业要掌握行情,行情就是效益。”王华山深谙此道。在进入新世纪之初,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和民间投资力度。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也随之日益剧增,当地的核桃资源丰富,急需寻找出路,而在国际市场上核桃深加工产品被称之为“大力士食品”。王华山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果断决定要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然而要从挖煤这个粗放型管理的传统行业向科技含量颇高的绿色食品行业转变,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一系列重重困难,王华山当年创业时吃苦耐劳的劲头又上来了,他三下西安咨询专家学者,又一路南下深圳、珠海等地进行饮料行情市场分析调研,不懂就向专家学者请教,不会就虚心向内行拜师。经过广泛的市场研究分析之后,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于2002年3月同宜君县棋盘乡核桃乳厂达成协议,将自己多年创造的财富和经验奉献于他曾经生活过的第二故乡,为发展宜君的经济和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起了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以核桃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化企业——陕西棋智核桃饮品有限公司。目前,这个公司已发展成为铜川市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
建厂子,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人民
宜君县是闻名全国的“核桃之乡”。农民种植的核桃树面积达30万亩,建设核桃深加工业无疑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路子,增强了宜君核桃产业发展的后劲,延长了核桃产业发展链,在带动广大贫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生产,实现脱贫致富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华山说:“创办厂子,就要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人民。”2002年4月,王华山决定拿出自有和筹措的资金,着手改造原棋盘核桃乳厂。先期拿出40万元,维修改造生产设备,购置生产原料,培训生产人员,使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当年生产核桃乳280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产品市场,棋智牌核桃乳重新焕发了生机。
王华山并没有满足现状,干大事业的雄心激发了他创业的原动力。与此同时,他委托省轻工食品研究所完成了核桃乳生产线扩建项目的论证、设计,面对2000万元的投入需求,他又拿出600万元,投入先期建设。这个项目的建设对他来说,并非易事:一是缺少技术人员;二是扩大生产规模头绪繁多。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从征地、申报、组织施工等全过程事必躬亲;他严格审核生产线项目的全部设计,直至满足现代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要求;他参加生产设备的造型并亲自赴外地订货;他坚持常驻工地指导督促施工并组织采购施工材料;他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资金2100万元,确保施工资金需要。为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建设质量,自破土动工的那天起,施工安装的每一个环节,调试、试生产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都吃在工地睡在工地。经过全厂职工的不懈苦干,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建设,一个占地25亩,拥有生产厂房6500平方米和年产2.25万吨生产能力、产值达2.34亿元,可实现利税5414万元,年加工核桃原料1万吨的新型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2004年12月底,陕西棋智核桃饮品有限公司核桃乳生产线扩建项目竣工并投入生产。在生产初期储备原料投入了400多万元,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核桃价格比上年每公斤均价增长了2元多,全县核桃一项总收入因之增加600万元以上。几年来,他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新产品研发,先后开发出了核桃乳、核桃油、核桃露等系列纯天然绿色保健产品,以具有健脑乌发、补肾强身、平喘润肺、滋肤养颜、抗衰抗癌及滋补功效在市场走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2005和2006年核桃乳饮品公司产值分别达到1800万元和2000万元,在当地来说,企业的效益和职工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同时,还安排了百余名下岗职工。
此后,他的企业收购核桃涉及到延安、商洛、新疆等地,并与核桃大户签订收购合同,价格比其他客商每公斤均价高出2元以上,使核桃单价节节攀升,激发了农民栽种核桃、精细管理的积极性,每年宜君县新栽核桃树2万亩以上。到2009年全县核桃总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10万多亩,产区人均达到8亩,核桃均价达到每公斤14元以上,核桃产区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60%,核桃已成为群众的“金蛋蛋”。2009年又筹资600万元,建成了年产800吨核桃油的现代化生产线,年可加工核桃3000吨。他不仅为当地树起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样板,还为人口不到10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10亿的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待职工如亲人,不断增强职工责任感
无论在建厂初期还是现在,王华山脑子里始终信奉诚实守信发展企业的理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追求奢侈和豪华。他一个人既要经营煤矿,又要照管厂子,常常是早上在店头矿井召开“碰头会”,下午在宜君核桃乳饮品生产现场忙个不停。在他的带领下煤矿和核桃乳厂运行良好,2006年他先后又适时控股了甘肃两家煤矿的经营权,经营规模扩大了,他的工作更忙了,整天东奔西跑操劳企业经营,一点也闲不住。
别看王华山对自己生活很苛刻,对职工却很关爱。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他支持工会发挥作用,开展劳动竞赛和文化体育活动。支持工会监督自己和企业,保障职工的合法利益。多年来,他从不克扣职工一分钱工资,也没有发生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他说:“工人挣钱要养家糊口,不能对不住他们。宁亏待自己,绝不能亏待职工。”平时,他关心工人胜过关心自己。不管是哪位职工的孩子、老人生病等,他都要亲自关心过问,必要时派车相送,或捐钱捐物帮助其渡过难关,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职工生病、职工子女上学、就业有困难的,他也毫不吝啬出钱出物。职工杨新峰2005年患淋巴癌住院,他先后拿出18.2万元为其治病,除此之外,每年还拿出四五万元,由企业工会负责帮助解决职工困难。王华山真诚对待职工,职工也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年,核桃乳厂原料短缺生产不正常,停产期间他给职工每人每月发600元生活费。就是在生产任务紧张的时候,职工加班也发给加班费,一点不亏待自己的职工。而他对自己和家人总是显得很苛刻,自己患有心脏病,总是置之脑后。对自己的亲人更是愧疚,爱人患有中风,下不了地,他每天将方便面、热水瓶放在床头柜上,从不耽误每一件事情和工作,他把所有的精力倾注到他钟爱的事业和他一起打拼的职工身上。
招揽人才,培训职工,王华山以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经营企业。他不惜重金招聘懂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建厂初期他就委托宜君县劳动就业局在全县甚至外地招聘高素质的工人,并对招收的工人进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对特殊岗位的技术工人,送到外地进行培训。在用人机制上,积极推行全员合同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在分配制度上,多劳多得,兼顾公平,计件工资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在产品销售上,全方位开展促销活动,送货上门,提高服务质量,为核桃乳产品畅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王华山虽不善言谈,但说起话来掷地有声。这些年来他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将挣的钱投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他说:“只要自己的企业发展了,就能为家乡多做贡献。”
王华山生活俭朴、务实低调,每当看到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生、过不了年的困难户,他便急在心里、记在脑里、忧民所忧,更坚定了他艰苦朴素、省吃俭用的作风,为贫困群众慷慨解囊,解危济困、助人为乐。对职工的困难,每年专项列出5万元,由企业工会负责解决职工家中的困难。2011年春节前,通过市总工会向铜川地区110余名特困职工捐助11万元,这也是他连续两年捐资20余万元帮助困难职工度过新春佳节。他积极参与县总工会组织开展的金秋献爱心助学活动,每年都在5万元以上,资助学生50余名。2006年,当他得知一个农家两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家中陷入了困境,孩子面临失学时,他及时送去了3万元的助学金,使两个孩子及父母感动得语无伦次,不知说什么才好。王华山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共产党员的宗旨,他在商海中的艰苦奋斗与辛勤付出,感受着人生之乐,实现了人生价值。他艰苦创业、炽热爱心、无私奉献、感恩回报。
多年来,他先后为农村修路、修桥、“双基”教育、“两室”建设、敬老院投资,给村级组织购买会议桌(櫈),为贫困户送米送面等捐资多达260多万元,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一次向灾区捐赠了价值30余万元的核桃饮品,为社会尽到了应尽的责任。
只要认识王华山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用善举感动着每一个人,他是新时期劳动者的代表,是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劳动模范”……
(晋妮 王拥军)
省委书记赵乐际(左一)在宜君视察工作时亲切接见王华山董事长
副省长吴登昌(右一)与全国劳动模范王华山合影
简介
王华山,1954年出生,原籍河南省新密市人,现陕西宜君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政协委员、铜川市人大代表。1973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工作于宜君县棋盘镇综合厂、建筑公司、乡镇企业办。并任过厂长、建筑公司经理等职,1984后自己开办煤矿并任矿长,2002年3月至今任陕西棋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董事长王华山在核桃乳生产一线检查工作
荣誉
2005年被铜川市委、市政府授予“铜川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6年被授予“铜川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物”称号;
2007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8年首届陕西经济发展年度峰会王华山被评为“陕西经济先锋人物”称号;
2008年陕西改革开放三十年活动组委会授予“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称号;
2008年6月份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九个单位在第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中联合授予王华山“中国当代十大新闻人物”称号;
2009年荣获“第三届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
2010年5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棋智集团董事长王华山(右一)捐助铜川市纺织公司困难职工
核桃乳罐装
“棋智”牌核桃乳
对核桃乳进行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