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4日

陕西工人报专刊 王村煤矿铸造安全管理新品牌 荣誉榜

当前版:第A4版:专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刊
04

创新管理模式 突出超前预防

王村煤矿铸造安全管理新品牌

今年年初,陕西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下发了〔2011〕31号文件,文件提出,要在全省学习和推广王村煤矿精细化管理经验。同年3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近百名主管生产的局长和矿长在澄合王村煤矿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安全管理学习班。之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下发了〔2011〕180号文件《关于学习推广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决定》,澄合矿业公司也下发〔2011〕56号文件《关于开展全面学习推广王村煤矿管理经验活动的通知》。一时间,陕鼓动力、西飞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来到王村煤矿参观学习。这个原本不太起眼的煤矿企业,为什么能在陕西煤炭行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苦心孤诣,本质悟透得真谛,锲而不舍,积累酿醇攀高峰,王村因众人文化而生机勃勃。”

——中煤政研会专家推荐词

由此,可折射出王村煤矿在文化与管理方面的与众不同。王村众人文化,即: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

在安全管理方面,王村煤矿以突出预防,突出创新,突出人文化,突出全员参与这四个突出为特色,树起了全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面旗帜。而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倾注了该矿2000多名干部职工孜孜不倦地努力和无怨无悔地付出。

连小学生都会背26条和110条

在王村煤矿,连小学生都知道26条和110条,甚至会背26条和110条,这一点在王村煤矿不足为奇。

2010年9月份,王村煤矿针对连续出现的小工伤事故,结合本矿实际,从规范现场作业环境、强化人的行为入手,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把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26条隐患和110条严重三违行为,确定为员工和管理人员辨识隐患和三违的依据,并出台了《井下现场隐患辨识及处置有关规定》、《井下现场隐患辨识及处置责任追究及奖罚办法的有关规定》、《王村煤矿各工种严重三违行为辨识有关规定》,形成了该矿安全超前预防管理的主线。

如何将这26条和110条落到实处?如何让职工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只有靠严格的制度和激励政策来推动。为使职工积极接受,他们制定了正激励措施,即:与安全效益工资挂钩,凡是能通过26条隐患和110条三违背诵的职工,就给予安全奖励,背不过不奖励。这一措施的出台,立时在全矿掀起了强大的背诵热潮,各区队干部职工纷纷响应,矿领导包职能科室,职能科室包区队,区队包班组,班组包个人。一时间,26条和110条的背诵成为了王村煤矿安全管理的重头戏。

“刚开始时我还想领导只是说说而已,像我这样的老工人,在煤矿干了几十年了,大字也不识几个,还背诵什么26条呀,又不是小学生,可后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该矿机运队老工人刘润成说:“记得刚开始背诵时,我们队好多老工人都没当回事,结果到了第一个月领工资时,看到队上背过26条的人除工资外,还多拿了好几百元钱的奖金,我就急了,咱这么辛辛苦苦的干,不就是为了那几个钱嘛!再说矿上也是为咱的安全着想,只要背过26条,不但不扣工资,还发奖金呢,嘿嘿,这不,我也就赶紧跟着背了。”

老工人王珠江自嘲又略显骄傲地说:“想当初我背的时候,还是老婆和孩子一句一句教的呢,现在不管是采掘部分还是机电部分,咱都能背的滚瓜烂熟了,还别说,刚开始不觉得,后来在工作面干活时不知不觉就照着背诵的做了,还真挺管用的呢!”

据了解,自2010年9月份推行26条和110条以来,王村煤矿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碰手碰脚的小工伤。“只要不违反这26条隐患和110条三违,原煤生产基本上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这是王村煤矿干部职工经过努力达成的共识。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简单的学习理念成就了王村煤矿连续安全生产1600余天的记录。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不仅仅靠背诵,还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王村煤矿提出了“十万字笔记提升”这一素质建设工程,在全员中开展记学习笔记活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学安全、学管理、学做人。干部职工将简单的动口转化为口、手、脑并用,真正造就了一批新时期的产业工人。仅2010年,全矿职工人均学习笔记字数就达7万余字,学习已成为全矿干部职工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自觉行动。

亲情联动的安全管理 真绝了

当王村煤矿的职工家属和孩子都对26条和110条耳熟能详时,该矿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将家属拉进了矿井安全管理的大军。

2010年底,王村煤矿召开了近4千名职工及家属参加的“千名职工、千名家属”答谢会,成为该矿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反响最大、成效最好的一次会议。会上,矿长问永忠借助课件投影,采取对比的方式,向全矿干部职工和家属生动地讲述了企业发展给矿区及职工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对王村煤矿“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职工个人发展做了细致地讲解。7名矿领导用自编的一首《感恩——心的旋律》配乐诗朗诵,表达了对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全矿职工和家属地衷心感谢。会后,矿上还为每位参会的家属送上了200元慰问金和价值200余元的慰问品。

提起双千答谢会,至今职工樊秀奎的妻子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这些当家属的真不了解煤矿,矿上出事了就担惊受怕,埋怨井下不安全,领导不会管,管的严了又埋怨领导太多事,现在我总算知道领导的苦心了。”

是啊,高于国家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高、严、细、实、新的管理要求,高标准的井下队长示范区,所有这一切,都饱含着领导班子心系企业发展、情系职工生命安全的良苦用心。难怪矿安检科长郭林生的妻子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说:“没想到,你干的工作还挺神圣的。”

在澄合,无论谁谈到王村煤矿都会说,王村煤矿不仅对职工重视,更对家属重视。三八节到了,给家属发慰问品,给家属写慰问信;让员工及家属带薪旅游,不仅给员工补贴,还给家属补贴;哪位员工违规了,都要进行谈心交流,还把家属请到队上,请家属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和他们一起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矿上的发展,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隐患和三违对企业和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对待三违人员及其家属,谈心后还宴请他们,并给他们发礼品,感谢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让家属参与到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去,所有这一切,都无不使所有的职工家属感到贴心,无不使人在心里暗暗叹服:王村煤矿这样做,真绝了!

就在前不久,矿综一队开展的三违人员谈心会上,职工孙伟龙的妻子说:“以前我没有认识到我们这些家属的重要性,总觉得自己的安全自己注意就行了,家属能起到什么作用,给他把饭做好就行了,当我听到队领导说,其他工友和我家那口子犯了同样的三违,已致身体残疾,还让我们看事故案例片,我看后还真有点后怕,真正体会到矿上这样做还真是为了我们家庭好。”

还有位家属说:“我们那口子违章了,他叫我去参加座谈会,我开始还真不乐意去,但是当我走到队上的时候,队长书记热情地招待,倒茶让座,还给我们准备了瓜子、糖和花生,走时给我们发礼品,请我们吃饭,我听说对所有违章员工的家属矿上都请吃饭,弄得我们还真不好意思。”

开完座谈会后,一位违章员工说:“唉!会后我老婆不停地说我,谁让咱没有按章作业呢,处罚我,我心服口服,今后注意呗!”

安全自主管理落地生根

“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由被动监管转变到自主管理。”王村煤矿领导班子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达成一致共识。

2010年,王村煤矿便将自主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提了出来。

“自主管理,不就是自己管自己吗?”职工们议论纷纷,“可不是嘛,天天被人督促都做不到,还自主管理呢。”

“我们哪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唉!我看也就是说说而已吧!”一时间,大家众说纷纭。

针对此情况,由矿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分组包队,深入各区队对自主管理的理念向职工们做进一步的深入阐述:“自主管理≠自觉管理”。自主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度化的规范、严格的管理,促使全员按流程办事,按程序办事,落实各级管理干部的管理责任,使各级管理干部学会工作,提高效率,使遵守程序成为习惯,进而实现自主管理。随之,《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王村煤矿关于印发安全自主管理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出台了。

60余页的自主管理文件详细规定了自主管理的内容、流程、要求、考核、奖惩,特别是对自主管理年底总评第一名的区队党政正职,各奖励10万元,对其他优胜区队也分别给予奖励。

文件下发后,有些区队员工对自主管理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矿上又及时开办学习班,现场讲解,逐队检查自主管理,帮助区队深刻理解文件。

有一次,矿长问永忠亲临掘五队工作面检查自主管理工作,他首先检查了该队队长党文超的现场检查“放心本”,发现党队长的记录本上很清楚地记着:工作面空顶0.3米,风筒吊挂不符合要求,检查跟班副队长苏彦宏对以上隐患的排查落实到位,检查班长赵兴武对以上隐患的排查落实到位。紧接着,问矿长又检查了跟班副队长和班长的记录本,发现对该隐患已经安排落实,问矿长便让随同他下井的生产副总吴兆军查询调度室和掘五队值班室对该隐患的记录,结果发现党队长及跟班副队长没有及时向调度室和值班室及时汇报,也就是说,他们对隐患处理的程序在汇报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根据王村煤矿隐患排查处理规定,视同违反26条隐患。

升井后,矿长问永忠立即组织全矿所有区队和科室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就掘五队队长党文超工作程序不到位问题和大家做了讨论,让大家明白自主管理实际上就是按程序办事,就是一级监察一级程序,也只有大家按程序做到位了,安全工作也就监控到位了,安全的自主管理也就实现了。

现在,自主管理已经渗透到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基层区队都在按文件找自己管理的漏洞,定自己管理的目标、措施,闭环管理重点工作。自主管理的软件也已开发应用,员工按自己的流程操作,干部按自己的工作程序办事已形成自觉习惯,自主管理已经在王村煤矿生根、发芽。

2010年11月,王村煤矿荣获“全煤工业双十佳煤矿”,王村煤矿矿长问永忠(左)与陕煤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华炜(右)在会场合影

人文标准化提升管理新境界

今年,王村煤矿创新性地提出了打造具有人文化的井下质量标准化环境,给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他们将人文化环境营造,包括微笑服务,手指口述、职工精神风貌、文明素养、规范操作、自主管理、现场培训等纳入人文标准化考核之中,突出人性化关怀这一主题,不断创新,采取多种形式为井下一线职工营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使职工更加体面的工作。

在采掘一线工作面,设立了职工休息室,每个休息室都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座椅,并悬挂“累了,请歇一歇”等温馨提示牌,让职工在紧张的工作间隙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职工自行设计的井下医药箱、洗漱台、饮水机等也整齐地排列在休息室,彰显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各工作面设立的井下超市更是对职工们关怀备至。在琳琅满目的食品架上,摆满了各类方便面、火腿肠、饼干、糕点等食品,累了,一碗热腾腾的泡面,一杯清香的茶水,或是一杯香浓的咖啡,都时时关照着矿工们的身体健康。

“我下了一辈子井,做梦都没想到在井下能喝到热水,更何况现在还能吃一碗热腾腾的泡面,矿领导能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真是太好了。”年近50岁的老工人魏淼利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另一个工友也抢着说:“是啊,比自己原来带凉馍强多了,我原来因为胃不好,不能吃凉馍,一直要坚持到下班回家吃饭,那挨饿的滋味可真不好受,现在好了,能吃上热泡面,还有火腿肠、鸡蛋,还是矿领导想的周到!”

这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不正体现出矿井人文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吗!

铺就全员创新的星光大道

5月10日,中煤政研会专家组一行在王村煤矿验收五精管理样板矿时,对王村煤矿的全员创新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王村煤矿将创新延伸到了岗位的每一个流程,把每个职工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了起来,这一点做的很好。

作为集团公司连续6年的先进矿井和示范矿井,王村煤矿深知不进则退。为此,2009年,该矿开展了“全员岗位创新行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在管理创新、岗位标准、岗位流程、施工工艺、环境改善、人文创意等方面出“金点子”,给员工铺设成长成才的星光大道。

在创新行动中,该矿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每个员工立足岗位,实现各岗位作业的精益求精。矿每月对创新项目进行评审、认定、奖励、命名与推广,只要通过认定的项目,每项都给予500元的奖励,并在创新项目处悬挂以创新人命名的创新行动牌板,获得公司(局)认可并在全局推广的创新项目,再给予1000—3000元奖励,年底按照个人的创新项目个数和推广价值,评选出本年度的创新状元、创新明星、创新能手,分别给予重奖。

油抽子容易进煤尘,职工们自行设计了油抽子密封;绞车信号操作不方便,他们设计了吧台式信号操作台;挡车器也改成了远程脚踏式控制……所有这些,都是员工智慧的结晶。

随着全员创新行动持续、深入地开展,创新项目不断增多,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创新成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掘五队队长党文超研制的架空滑动式掘进液压钻车拖缆装置,实现了电缆随车安全、快捷移动,有效地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受得了钻车生产厂家的高度赞扬;掘二队职工魏文谋对矿使用的75C综掘机自动喷雾系统的改造,被厂家技术人员将此项技术反馈给厂家后,厂家给提供信息的技术人员以三万元重奖。

自开展“全员岗位创新行动”以来,该矿先后评审认定了214个有推广价值的创新项目,其中,有24项创新项目获得公司(局)认定和推广,在这些创新成果中,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于基层各个岗位上的员工。现在,每个员工都在本职岗位上出主意、想办法。形成了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创新,岗位的创新、细节的改进,为矿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009年,掘三队职工崔长柱一人创出多项成果,被评为“创新状元”,矿给予了一万元奖励,累计奖励金额达一万七千元;2010年,掘二队职工魏文谋有十三项创新成果,当选为2010年“创新状元”,矿给予了5万元奖励,累计奖励金额达六万一千五百元。今年,该矿在新的创新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今年的创新状元将给予奖励合阳县两室一厅价值二、三十万元的住房一套,还将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项目申请矿内专利,按照推广数量给予补助。全员创新行动,使矿上尝到了甜头,让员工得到了实惠。

王村煤矿的全员创新行动,也改变了职工的工作思维、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形成了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的浓厚氛围。

有人说,王村煤矿的所有成绩都来自于严格的管理。但王村煤矿的干部职工却深深相信,没有这些严格的管理,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更不会有如此卓越的成绩,在这严格的管理之下,是矿党政对职工生命安全的殷殷关爱,是一举手、一投足间充满人文化的关怀,这是没有来过王村煤矿的人所体会不到的。王村煤矿的干部职工是骄傲的,这骄傲中,饱含着对企业深深的爱,饱含着对煤矿,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一份责任和一份感恩,用职工们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为自己是一名煤矿职工,一名王村煤矿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赵晓燕)

陕煤化集团矿长安全生产管理学习班

陕鼓集团到王村煤矿学习

数字化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井下超市

精品采区顺槽

准军事化训练

职工浴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