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他和矿山有个约定 矿区书法家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百尺井下写人生 荒岭探宝天宇人 我身边的党员们 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党群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加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当前版:第A7版: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07

荒岭探宝天宇人

气侯恶劣、地处偏僻、远离诚镇……这种作业环境对于天宇公司的钻工们似乎习以为常。苦、累、脏、远,已让他们占全。

五月时节,正当春暖花开,但位于海拔1545米的凤翔县糜杆桥镇区域的老爷岭深部仍旧寒气逼人,钻工们是3月初踩踏着30公分厚的积雪进了山,所部署的四台千米钻机在此早已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攻坚战。

近日,笔者搭乘上工地的便车长驱数百公里,前去观察体验工地上钻工们的工作与生活。

春节还没过完,天宇公司领导班子就对所承揽的徐矿集团陕西凤翔老爷岭东勘察区煤田勘探工程的实施进行了重点部署。

3月5日,43岁的老资格机长郭敬标率队出征来到了老爷岭东勘察区28—28等四座钻孔位置。在海拔近1600米且远离公路的深山荒沟里,钻工们的吃用水,都得从6公里外的农家水井步行往回抬;异常气候,厚硬的冻土层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铲出一块平地立井架,挖一个大坑做泥浆池,特地雇来的铲车,竟然奈何不得厚厚的冻土知难而退,最后只得靠人工火烤水浇,硬是用洋镐刨挖了7天后才建成;深山里的3月异常潮湿阴冷,住帐篷的钻工们被褥上总有一层水印子,许多钻工不久就在前胸后背上出现一片片痛痒难忍的湿疹。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3月12日下午2时整,郭机长的“千六”钻机终于发出了欢快的隆隆声。

“我干钻机几十年,从没见过这种难钻的‘松散砾石层’,还不如直接打岩石”,郭机长不满地说道。当谈到职工时,郭机长目光一亮说,幸亏带班的刘丙武、刘明智几个老班长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带头吃苦,冷静处理有主见,班前班后始终细心关照着大家和设备,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还有温静龙、石焘明等几个技校生,真没想这几个80后年轻人能适应这种艰苦环境,还好学肯钻研,经常争着调泥浆,还熟练掌握了泥浆调配的比列、比重和粘度,熟知润滑护孔、带沙子上井等窍门。因而,每当钻机出现问题时,郭机长都会召集几个班长和技校生商量改进办法,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虽说煤田勘探工期要求从3月5日至7月底完成,但郭敬标的01号钻机克难攻坚,从开工至4月6日已完成进尺300米,并计划提前打到800米,他还坚定地向公司保证,要在七月底前打完1390米进尺任务,向建党90周年献厚礼。

(卞伟明 宿建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