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个税调整善听才有良法
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汁原味”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其中,最为关注的“3000元起征点”,只有15%的网民表示赞同。从意见梳理情况看,围绕上述焦点展开的讨论异常热烈,民间表达,专家观点,各个阶层的声音,各种利益诉求,颇有不同。
这不只是个税法修正案面临的难题。事实上,对任何一部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或是政策法规,都很难期望“众口一词”的局面。既然民意丰富多元,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复杂微妙,如何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平衡各方利益,不仅需要倾听,还要善听——理性、客观体察民意走向,从中发现、辨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共决策依据。
善听,意味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的23万多条意见,几乎百分百来自网民,不免让人有些担心:虽然互联网已成为民意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但8万网民的声音是否真能代表13亿人民的民意?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并能够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诉求,那些游离于网络之外的人群,立法者能否掌握或者如何了解他们的观点?他们在整个利益格局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
互联网时代,既要学会“借网倾听”,也应注意别遗漏了那些“网外声音”。在这方面,人大代表似乎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无论是立法还是政策咨询,人大代表可以更积极地到基层去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为民代言。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还将继续审议,民意的倾听仍在进行。通过这一部法律的意见征集,不断探索民意上达的通路,不断完善民意倾听的机制,让民意信息有效进入立法程序和政府决策咨询程序,将是个税法修正案的又一大贡献。
(郝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