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治理收费公路须放弃商业逻辑 图说天下 拆迁矛盾已成为我国首要社会矛盾 阳光总在风雨后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有望出台 养老“全覆盖”光环难掩制度缺憾 广告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养老“全覆盖”光环难掩制度缺憾

据新华社电 根据国务院部署,我国将自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数千万城镇非从业人员首次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内,到2012年基本实现覆盖全国。同时,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最新表示,原计划2020年实现全国覆盖的新农保,推进速度也将大大加快。

一直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饱受诟病就是“碎片化”。我国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09年末已覆盖2.36亿人;2009年,中国启动了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到2010年底已有1.43亿人参保;至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则享有财政保障的退休金制度。在这几大制度之外,城镇的无业人员并无任何养老的社会保障。按照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未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60周岁以上居民约1.4亿人,其中农村约1.2亿人,城镇约2000万人,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大约2000万城镇老人将享受这一制度福利。

目前,这种未富先老的局面,为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加速了中央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尽管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居民养老金55元的标准待遇偏低;尽管向无就业群体的普遍补贴有“养懒人”之嫌;尽管其制度运行效率、资金风险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是,随着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意味着中国的养老保险已经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这无疑是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飞跃。

毫无疑问,以养老保障制度为代表的社保制度的改革整体上是朝着公平的方向在前行,但改革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跟收入分配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王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