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廉洁自律 不仅仅针对当权者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嘉靖年间无极县知县郭允礼为自己所作且镌刻于石上的一则座右铭。这块石头称为“官箴石”。笔者很喜欢这句话,常常将此句话龙飞凤舞地抄在自己政治笔记的首页,加以欣赏、体味。尽管我是一介平民,而此生也没有当官的福份。
也许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清官”情结。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包青天”“海青天”,到现时代的孔繁森、任长霞。老百姓所认可的好官标准首先是廉洁公正。官员不贪不占,才有可能造福一方。似乎,我们都把廉洁狭义的定位于有权有势的官员身上,于普通百姓而言有着长长的鸿沟。一谈及廉洁,几乎都认为是当权者的责任范畴,小老百姓想“腐败”想“不廉洁”,哪来的机会?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千百年来所奉行的处世思想,却极好的说明,廉洁与身份无关,它不仅仅针对当权者。“达”者,飞黄腾达,坐拥权力之时,凸显的是济世行为,无廉何以至此?“穷”者,无俸无禄,无权无势之际,当自我约束,以廉修身。儒家思想的精髓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而天下士子,由“士”而“仕”的过程中,主要的课题就是修身养廉。当然,“士”的身份是确立的了,而“仕”却未必。从现今的教育普及现状来说,我们每一个公民,也算是“士”了。且不说在我们各行各业,弘扬的职业道德中,廉洁自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
其实,廉洁就是一种道德准则。廉洁,不仅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还是个人的价值取向。
面对现今纷纷扰扰的物欲世界,处处充斥金钱、名声、利欲的诱惑。即就普通人而言,我们不贪不腐败,真的是没有机会。假若给你一个当权的机会,不修身,不自律,你能做到不贪不腐吗?古人言: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当这种美好的愿望不断膨胀,甚至损害到他人的利益时,我们不得不反思廉洁在我们生命中的意义,我们该怎样让廉洁的精神存活在生命中?怎样达到自我完善?
有的人在廉洁自律上存在这样的心理:只要不出大问题,利用工作之便“沾一点”、“捞一点”没什么关系。比起那些大贪官动辄百万元的行若无事,这算得了什么?甚至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员工嘛,我也是企业的主人,拿一点自己家的东西有何不可?这种思想实际是十分有害的,因为,什么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今天捞一点,明天就想捞更多,人的欲望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像那些腐败分子,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贪污惊人的巨款的,他们也是一步步滑向泥潭的,一直到不能自拔。如果企业没有廉洁的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干净的工作作风,再大的企业也会倒闭,再多的资产也会被吞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廉洁自律要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挡住第一次诱惑将一路顺风。 (姜晓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