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简单平凡中体现热情
——咸阳国际机场为世园会提供优质服务
世园会开幕以来,咸阳国际机场日均保障航班超过520架次,每周有90余架次航班连接几大国际城市和港台地区,较世园会召开前增加运力近45%。“之所以能有这一连串令人兴奋的数字,靠的是一名名职工、一个个班组的辛勤努力,是他们使得机场世园会的保障工作如此出色。”咸阳国际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机场的“守护神”
都说安检是旅客登机前最后一道安全关口,安检员是蓝天国门的守护卫士。为了缓解世园会期间客流的保障压力,咸阳机场在进一步完善安全防控体系上狠下功夫,用安全为旅客保驾护航。除了自创的岗位口令,安检站实施客流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对每天客流的预测,提前合理调配员工,缓解现场勤务压力。为了充分挖掘现有安检待检区资源,安检站根据旅客登机的不同时间,对T2航站楼待检大厅进行分区,设立排队等待时间提示牌,对旅客加强引导,缓解旅客的焦虑情绪。
安检站六大队监护员高铨在一次巡视时发现一名年轻女士手持登机牌在登机口左顾右盼。经询问,原来这位女士是位聋哑人,由于是首次乘机,当发现航班已到登机时间还未能登机时,她只能焦急地在登机口徘徊。高铨了解到该航班已经延误,且更改了登机口。细心的他将登机信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该名旅客,并护送其直至登机。最终,高铨的手机收到了短信回复:“非常感谢!”
和言悦耳的“叮当猫”班组
“尊敬的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您乘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巴士……”坐过机场巴士的旅客都会被车内这段温馨、柔和的广播所打动。其实,这些声音源自候机楼管理部信息服务部几名不同的员工之口,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叮当猫”班组。
“我们的目标是‘合三为一’,要在电话问询和人工广播中达到语音、语气、语调统一化,对外就是一个声音。”这是“叮当猫”班组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班组成员坚持轮流到现场监听广播,并将每个人的声音录制下来。利用电话和广播的间隙,大家勤奋地进行口型模仿和练习,常常是练到喉咙沙哑,练到不停地口服含片。
青春激昂的志愿者
“以火热的激情参与世园,以火红的青春奉献世园……”伴随着世园会的开幕,来自咸阳机场股份公司和西部机场集团驻场单位的首批109名志愿者正式上岗服务,他们统一身着世园会志愿者的制服,佩戴印有小蜜蜂图案的机场志愿者徽标,分布在机场各个角落。
早在世园会召开前,咸阳机场党委就广泛动员青年员工服务世园、奉献世园。积极同陕西省志愿服务协会联系,加入世园会志愿者保障队伍,成立了“咸阳机场团委志愿服务大队”。志愿者们有的本来就从事窗口一线岗位工作,也有长期在机关等后勤单位、部门工作甚少直接接触旅客的,还有刚刚入职的新员工,他们青春、他们热情,对志愿者的深刻内涵有着强烈的憧憬——“志愿者意味着牺牲,当别人都下班了,我依然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志愿者意味着奉献,当旅客遇到困难,我就要挺身而出、热情服务。”
经过一番系统的培训后,志愿者们既掌握了文明礼仪、沟通技巧,熟悉世园会门票预订、场馆预约及各种交通方式指南等知识,也能顺利地为旅客提供问讯、引导、疏散通道等志愿服务。一个眼神的关注、一张微笑的脸庞,一句体贴的交流、一次有力的搀扶……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简单平凡。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