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防暑降温费,离农民工还有多远?
七月的西安热浪袭人,根据国家及陕西省有关规定,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应享受高温补贴。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西安部分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已发放了这笔降温费,然而对那些在炎炎烈日下工作的农民工而言,防暑降温费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离高温最近却没有补贴
7月14日,西安进入“三伏”的第一天,正午的室外就像大蒸笼,火辣的阳光烤得人睁不开眼。在西安市长安区东长安街西口公交站台,环卫工人周丽梅正顶着烈日擦拭着公交站牌,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黝黑的脸上挂满着汗珠。
记者询问周丽梅是否领到了今年的防暑降温费时,她一脸茫然。“降温费?不知道啊。去年发了一些茶叶,还有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清热解暑的防暑降温品。”周丽梅告诉记者,干环卫工作3年多了,她从来没有收到过高温补贴。
和周丽梅一样,辛家庙的一处工地,那里的建筑工人也没有领到高温补贴。钢筋工刘国正刚刚干完手中的活,黝黑的脸上汗流不止,老刘告诉记者,在西安待了快5年了,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降温补贴的规定,也没收到任何防暑降温品。“工地上前些天给我们发了一些防暑的药品和茶叶,发钱还是头一次听说。”
工地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气越来越热,工地已将工人们的作业时间进行了调整。“早上5点至6点开工,10点结束。下午2点半上工,6点半结束,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该负责人还透露,西安很多建筑工地都没有防暑降温费,但考虑到工人酷暑环境下工作很辛苦,工地会在工资中适当给予一些补偿,但具体发多少并没有明确规定。
7月15日14时,长安区韦曲十字的一处在建高楼上,木工胡师傅正在用毛巾擦身上的汗水。温度计显示气温已高达38℃。因为天气太热,许多工人都赤裸着上身。胡师傅告诉记者,因为天气热,公司推迟了下午上班时间,但防暑降温费却从没有拿到过。“现在项目都实行承包制,我们的工资都是劳务公司发放。你说的这防暑降温费找谁去要?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如今找个工作这么难,没人会为这几块钱和老板翻脸”。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农民工都这样无奈地说。
防暑降温费存在职业差异
6月27日,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加强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夏季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支付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那么,为什么同在高温下工作,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防暑降温费能够按时发放,而大部分在建筑工地上顶着烈日施工的工人,在热得发烫的马路上工作的环卫工人,在小巷里被沉重的桶装水压弯了腰的送水工……他们却拿不到防暑降温费呢?
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清泉说,一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防暑降温费之所以能够保证发放,是因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接受的财政拨款里,专门列有“防暑降温费”一项,或者是大型企业在年初早已将这笔费用纳入了成本预算。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私企来说,出于压缩成本的需要,这项支出往往难以保证。而对没有固定单位、连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都无法保证的建筑工人来说,领到防暑降温费便是一种奢望。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