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让一个员工中暑
炎炎夏季,你能想象在近50℃的高温下工作是怎样的情形吗?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的做锭坑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火炉”,站在炉旁工作的职工每天都在挥汗如雨地工作。他们也成了公司党政工领导的“重点关心”对象,每一条关怀举措、每一笔高温津贴都朝他们倾斜。近日,记者来到炉后班工人身旁,一同感受了铸锭、浇铸的热浪,一同感受了关爱的“清凉”。
7月19日,站在做锭坑里,记者亲身感受了铸锭、浇铸工的工作环境。同室外的“晒”相比,锭坑内更像是“烤”。温度计显示,这里的温度比室外上升了十几摄氏度,周围的空气在高温下剧烈翻腾,人很快就被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包围了。
杨明是炉后班的班长,全副武装站在炼炉旁,他穿着长袖长裤,带着手套和安全帽,脚下蹬着一双鞋底有3厘米厚中邦鞋,整个人没有一块皮肤暴露在外,只是隔着透明面罩看得出下巴挂着豆大的汗珠。
杨明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车间里没有安装空调,但是6月初公司给他们送来了两台大风机,分别放在坑口。“两台大风机一块吹着,空气流动快,能凉快些。”
在金属结构分厂第三车间,28岁的电焊工张岩军蹲在工作台前,左手持防护面罩,右手持焊靶钳,嗞、嗞、嗞……一束束电焊火花把张岩军汗迹斑斑的脸闪得忽明忽暗,为了保护自己的皮肤不受电焊火花的伤害,张岩军和其他电焊工不仅带着耳罩,还穿着秋衣秋裤,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整个人早都湿透了。几分钟后,又一个钢节点被张岩军焊牢了,他一口气喝完大半杯的绿豆汤,喘了口气:“车间每天都要配送绿豆汤,想喝自己盛,下班还能带走,路上喝。”被问及公司有没有发放防暑降温费,张岩军和工友们表示,降温费和工资一起发放。
记者了解到,根据天气情况,中钢集团西安重机公司不定期为员工发放冷饮、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等防暑降温品。尽管工作环境温度很高,但入夏以来还没有一位职工中暑。
走进西安重机公司职工食堂,阵阵凉风徐徐而来,正在拖地的食堂工作人员杨秀香说:“食堂每天都会熬绿豆汤,空调也都开着,保证给大家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就餐环境。”
作为西安大型的冶金生产企业和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老企业,关爱职工是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今年夏天,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了关于2011年防暑降温工作费用及物品发放的通知,公司工会也在工会经费的预算中专门列了高温慰问费,以确保防暑降温、高温慰问资金落实。此外,公司每年还会拨出专项资金作为高温慰问费,针对高温岗位和高温期间进行现场工作、户外作业的部门和员工,将职工所需的清凉物资送到现场。
本报记者 鄢山宇 实习生 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