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谢谢你们给我活下去的勇气”
在齐春会住院期间,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很多好心人都给过她无私的关怀。图为医护人员为她庆祝31岁生日。
“真的谢谢大家,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存下去的勇气。”齐春会说到这里声音变得哽咽。
7月26日,本报二版刊发题为《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的文章,报道了韩城市桑树坪镇初级中学的教师齐春会身患白血病急需社会救助的事情。文章见报后,不少读者都打电话到本报,有的希望为齐春会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或是治病偏方,还有的想通过记者向齐春会转达他们的祝福。一位姓王的大姐在电话中说道:“现在像齐春会这样的好人不多了,好人应该要有好报,希望她能早日战胜病魔。”
在文章见报第二天,家住西安市西郊的周芸女士便联系到记者,“我和朋友两个人捐1200元吧,虽然不多,但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由于人要去外地不能亲自将钱交到齐春会手上,周芸表示,等她回到西安,一定会去看望齐春会,为她打气。
当记者将热心读者的捐款交到程小峰的手上时,他显得十分激动。为了筹钱给妻子治病,程小峰可谓想尽了办法,亲友当中能借的都借遍了。“我也尝试着联系很多慈善团体,比如西安红十字会,但是红十字会规定只救助14岁以下的白血病患者。其他一些公益组织对白血病的救助也有诸多限制。本已经觉得很绝望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好心人在关心着我妻子。”
但这些钱对于齐春会后期的治疗费用来说有如杯水车薪。为了能为齐春会争取到更多的援助,记者陪同程小峰走访了多家援助机构。在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主任王春雷在了解到齐春会的情况之后建议,齐春会的家人应先联系韩城市总工会,当地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大病救助会给其一定的帮助,待将材料上报后,根据其实际情况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也会给予救助。
齐春会工作的桑树坪镇初级中学原本是煤矿企业的一所子弟中学,她本人也生长在一个“煤矿世家”,她的父母、丈夫、兄弟姐妹、公婆都在韩城矿务局工作。为此,韩城矿务局工会主席时迎春说:“虽然她不是韩城矿务局的职工,但她是矿工的妻子、女儿、姐妹还是煤矿子弟的老师。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目前韩城矿务局工会正在研究对齐春会的救助方案。
本报记者 刘鹏 实习生 刘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