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本报《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引起多方重视
省总致函人社厅建议切实保障职工休息权
省人社厅联手省总工会开展职工年休假专项检查
本报讯 本报5月16日开始刊发的《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后,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日前省总工会就本报报道的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严重缺失问题致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出台具体措施,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休息休假权益。
省总工会这份名为《关于切实保障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的建议》[陕工函(2011)41号]指出,1995年3月,国务院第二次修订颁布《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赋予了职工“双休日”权益。16年来双休日制度落实情况如何?2011年3至4月份,《陕西工人报》组织记者对西安、宝鸡、咸阳、陕南等地的30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访查到的现状是:企业侵蚀双休日(每周休息一天或不休息)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商业和餐饮企业甚至没有双休日的概念。随着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维护休息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此,省总工会提出五点建议:
一、加快国家休息休假和工资分配法制化进程。省总建议我省人社、工会通过国家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和我省的党政、人大、政协等渠道,呼吁国家尽快修订《劳动法》、颁布《工资法》,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加班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定额等作出更加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规定,进一步加重企业侵害职工休息、工资权益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应提高加班工资标准、加强对企业迫使职工超时劳动的处罚力度,加大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成本。同时,积极推动加强劳动司法工作,呼吁人民法院建立单设的“劳动法庭”,专门办理包括休息休假等问题在内的各类劳动纠纷案件,宣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权威,彰显党和政府对职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提高劳资双方遵守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意识,威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不良企业。
二、加强政府维护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的社会管理责任。省总建议政府将推进落实包括休息休假在内的各项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向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布的必有项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实行问责制。建议人社部门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对企业落实工时制度和职工休息休假的情况进行更加有力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对落实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法规政策不力的企业强力施压,督促其整改纠正,确保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的正常实现。同时,通过立法、执法、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措施,鞭策企业依法规范用工、科学合理定员定额,遏制企业侵害和变相侵害职工休息休假权,促使企业通过增加员工来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为拉动和扩大社会就业做出贡献。
三、加强企业劳动定额规范管理。省总建议政府着力推动企业劳动定额的规范化、科学化,从基础和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推行由政府或行业部门发布的劳动定额指导标准。二是规范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借鉴国内外企业劳动定额科学管理优秀成果,推介先进的、适用性普遍的劳动定额测定、编制科学方法。企业要依据平均、先进、合理的原则制定劳动定额,应使同岗位90%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劳动时间内能够完成。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