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30日
头版
01

维权不能仅靠“较真哥”

据报载,今年36岁的肖强兵从2008年至今,先后换过4份工作,在这些单位的工作时间短则两个月,长则十个多月。每离开一家用人单位,他便将单位告上法院,理由多是加了班没给加班工资、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等。4场官司,他打赢了3场,剩下一场官司正在打。一些输了官司的用人单位称,肖强兵进公司不是为了上班,而是为了“打官司挣钱”,人们则称他为“较真哥”。

“较真哥”多年来频频跳槽打官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耗费了不少的勇气与智慧,虽然最终赢了官司,得到了赔偿,但与其付出的代价相比,“打官司挣钱”,显然是得不偿失。再者,“较真哥”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是,这与还有成千上万劳动者权益仍然受到用人单位侵犯相比,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问题是,“较真哥”的正当之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从他频频打赢官司的情况上看,用人单位恣意加班、克扣工资等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违法现象还相当普遍,但仅凭“较真哥”这样的劳动者个体,与违法用人单位“单打独斗”,并不能扛起所有劳动者的维权重任。

所以说,“较真哥”打官司,虽然具有示范价值,但不能产生蝴蝶效应。究其原因,是因为“较真哥”属于个人行为,他只代表了他个人,并不代表所有受到侵权的劳动者,更代表不了劳动保障部门。虽然“较真哥”打赢了几场官司,也打烦了一些侵权的用人单位,却未能打掉用人单位漠视劳动者权益的恶习,但愿能够提醒相关监管部门认真执行劳动法,主动维护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 (汪昌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