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减少餐厨垃圾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日前,公安部端掉了一个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但在纷纷呼吁相关部门严打“地沟油”的时候,公众是否也应该警觉,何以有如此惊人数量的餐厨垃圾,从而为“地沟油”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原料。
不可否认,大量的餐厨垃圾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平均每天高达85.5克的脂肪摄入中,竟然有一多半是通过烹调油摄入的,这些油光发亮的菜肴吃剩之后,大部分都被倒掉,成了餐厨垃圾。
中国人的社交心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对食物的浪费。不管请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俭省,到了餐桌上,却总要表现出慷慨大度。吃请的人也有所讲究,不仅仅吃饭时要显得香甜,最好饭毕时,再剩下一点点菜,以表示自己吃得很饱、很好。这些因为维护面子而留下的剩菜,最终只能转换为餐厨垃圾。
此外,不计成本的公款吃喝,也成为餐厨垃圾大量产生的助推力。年初,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何种行为构成了严重的浪费,92.6%的受访者首选“公款吃喝”。尽管民众对于公款吃喝的意见极大,国家也三令五申予以禁止,但是公款吃喝风仍旧屡禁不止。根据今年7月中央各部委公布的“三公”数据来看,不少部门的公务接待费持续走高。几番推杯换盏之后,很多菜肴就成了几无用处的餐厨垃圾。
处理大量的餐厨垃圾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地沟油”的源头。作为食客,提倡健康科学的饮食文化,在吃饭时厉行节约避免浪费,未尝不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对策。我们在严厉谴责“地沟油”生产经销者的大恶之时,也要警惕自己一些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否助长了这些大恶的滋生蔓延。 (李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