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有所养需要良好环境
日前,媒体报道称西安一养老院里的个别护工常拿痴呆老人出气,老人生活环境恶劣。护工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将怨气发在老人身上,不少入院老人精神孤寂。
9月29日,全国政协举办的“大力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案办理会上,银监会表示由于我国现有的制度房屋产权70年,“以房养老”提案难以推行。
目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满足老人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是政府和社会的基本职责。然而,还有一部分老人却仍处于“无老可养”的尴尬境地。2008年9月,69岁的湖南老汉付达信在北京站抢劫,抢劫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入狱养老”。
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在笔者看来,关键还是要靠良好的政策,从根本上解除老人们的后顾之忧。解决养老问题,笔者以为,应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调整生育政策,适当提高生育率,增加劳动人口,缓解和减缓老龄化的压力和速度;其次,加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拓宽养老保险统筹覆盖面,拉平企业和机关事业间、城市和农村间的养老金差距;最后,积极推进有关部门进行养老、医疗、服务等老年保障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完善,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针对那些一方面享受着政府拨款或者老人上交的养老费用,另一方面却把老人当成挣钱工具的养老机构,只有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整顿,淘汰不合格的养老机构和护工,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为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
(牛柊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