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01日
煤业化工专刊-头版
05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锻造煤矿管理品牌

——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王村煤矿创新发展之路

今年年初,陕西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下发文件提出,在全省学习推广王村煤矿精细化管理经验。同年3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近百名主管生产的局长和矿长在澄合王村煤矿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安全管理学习班。这个原本不太起眼的煤矿企业,为什么能在陕西煤炭行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王村煤矿,隶属于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他们秉承“业精人为本,人重事竞成”的理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众人文化”,即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的文化。在此文化的引领下,王村煤矿在安全管理中突出预防,突出创新,突出人文化,突出全员参与,不断打造卓越团队,成为陕西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杆企业。截至目前,实现安全生产1600多天。

不断追求和树立安全理念

“安全理念地提出是立足于工作实际,针对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提出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理念,形成敬畏生命的安全文化,引领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王村煤矿矿长问永忠如是说。

2009年,王村煤矿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当时的王村煤矿已经实现达产150万吨目标,属澄合矿业公司主力矿井,各项经营指标完成较好,安全形势呈稳定状态,但零敲碎打事故时有发生,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针对这种情况,矿领导班子认为:巩固就是落后,保持就是退步。王村煤矿要想发展,要想打造全国一流安全高效煤炭企业,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安全文化,树立自己的安全管理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矿健康发展、永续发展。

一时间,王村煤矿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安全管理上,立足工作实际,把安全培训课堂从井上延伸到了井下,一天一题、一班一题,一线职工安全培训到岗位,让职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哪儿”。强势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和“岗位描述工作法”,职工安全行为和责任意识得到空前提高。

王村煤矿把建矿以来发生的所有工伤事故进行了全面统计和分析,对井下各类安全隐患、井下各工种容易出现的“三违”现象进行认真总结和提炼,总结出了26条安全隐患和110条严重“三违”现象。他们发现,只要不违反这26条隐患和110条“三违”,原煤生产基本上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由此,王村矿正式出台了有关规定,增强了全员隐患排查责任意识,提高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效性。

王村煤矿把所有制度的每一个条款都注入了崭新的安全理念或者管理思想。2009年,提出开展“队长示范区”创建活动,也就是制订了更高的标准以点带面,从而实现了动态达标。2010年,他们又提出了建设具有人文化环境、浓厚创新氛围的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安全质量标准化注入新的活力。2011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再上一个新台阶,该矿制定了王村煤矿人文标准化的标准,实现了由重物到人物并重理念的根本转变。

由预防事故前移到预防隐患

王村煤矿全员创新的核心就是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他们把由预防事故前移到预防隐患,由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前移到对隐患事故排查与整改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王村煤矿,每天早7点都要组织所有单位的正职召开碰头会。首先由调度员通报上一天的安全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安监科汇总上一天隐患报表,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在会上逐条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期限。对于严重的隐患或未按期整改的隐患,进行责任追究;各单位作当天的作业计划,并对计划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到其中的隐形隐患,安排做好超前预防。

在班前会上,把班前危险源排查、安全动态伙伴两项内容纳入其中。每班在入井前都要进行隐患排查,找出危险源,并按照危险因素的不同类别做相应的处理,同时建立班前危险源排查登记表。安全动态伙伴就是在每班的班前会上,把当班在一起工作的人结为一个个安全联保小团队,并根据当班工作的地点、线路、任务等方面制定严格的预防措施,联保的小团队安全责任共担,从而把住了安全超前预防的第一关。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