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03日

陕西工人报工报视线 中国职业人群焦虑状况严重 逾五成存抑郁症状 立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见义勇为的制度性保障,这个真没有?! 男生遭遇“北上广”生存压力更大

当前版:第A3版:工报视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工报视线
03

见义勇为的制度性保障,这个真没有?!

路见不平不敢吼,该出手时不出手,这是为何?

广东吴川市市民凌华坤,驾车途中看到飞车抢夺,他路见不平见义勇为,开车追击劫匪,结果发生碰撞后劫匪倒地伤重不治身亡,这过程中还伤及路人,自己车上的老婆孩子受伤,自个的车辆也受损严重。最后凌华坤把所有的奖金和捐款都拿来赔偿还不够,自己又倒贴了4万多元。

凌华坤见义勇为的行为,受到了褒扬,可是,他得到的奖金是区区1.5万元:广东省与湛江市的见义勇为基金会,分别奖励1万元和5000元。吴川的民警挺不错,为他募捐了两万元。可是,这些钱无法弥补他的损失,他确实是“亏大”了。这事已引起中央、公安部以及地方的重视,周永康、孟建柱都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凌华坤事件”。(10月31日《羊城晚报》)

国人向来注重精神鼓励,不重物质鼓励。那奖金就是意思意思的,不好意思,您就别觉得没意思了。这被叫做“见义就勇为,流血又流泪”。我们要看到,精神鼓励是重要的,但物质鼓励其实同样重要,精神是人性的,物质同样是人性的。任何见义勇为,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勇为”的代价和后果往往难以预料,它必须有前置的制度性保障。这保障,必须是有分量的:无论是奖励或补偿的金额、伤残的预后安排等等,都要到位,而不是“鸡肋”。

这些日子,“外国美女在西湖救人”被传为美谈。央视《新闻周刊》的“本周人物”,选的就是这位见义勇为的老外美女——来自乌拉圭的玛利亚。她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发人深省:“我作为一个外国人,跳进水里,大家都问,救人的为什么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这我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这不是关键,这不光是中国外国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有时候在大城市里,我们没有时间同他人关联,没有时间同朋友分享,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人性……”这人性的失去,是一个流失的过程,日积月累而成。见义勇为是人性的闪光,可是,对见义勇为者缺乏制度性关爱,往往让人性黯然。

这位玛利亚,没听说谁要奖励她。她喜爱中国文化,在上海居住过一年,想在中国找一份工作,但现在的大上海,能想到给她一份工作吗,哪怕带有奖励性质的?

实质性奖励,是宝贵的,是重要的。无论是奖还是惩,都应该到位。挠痒痒一样的补偿、赔偿,有何教育熏陶的作用?没有。所以有些“富二代”作恶,会叫嚣:“打死他怎么样!不就是赔他30万!”若是要他赔3000万,那恐怕就不敢这么嚣张了。

日前在《参考消息》上读到一则另一个玛利亚的报道:美国加州一个名叫玛利亚的两岁女童,由于患病在医院等待就诊时间过长——达5小时,结果A链球菌入侵到她的血液和器官中,转院治疗不得不截肢。玛利亚的家人最后同意接受医疗过失赔偿——赔偿金额是1000万美元!

这样的赔偿金额,才叫到位!人家还只是医疗事故的赔偿,你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若是遇上伤残截肢什么的,会有那许多保障吗?呵呵,本来这个可以有,可现实真没有!

(徐迅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