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钻研的彭永利
人生能有几个30年?年已46岁的彭永利,长岭电气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装配钳工,车间精密齿轮装配班班长、公司首席技师,在机加工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用汗水浇灌成的一股钻劲、韧劲,串起了人生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汇聚成激越奋进的人生追求之歌,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日前传来喜讯,彭永利在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1年度陕西省首席技师。
走进该公司分厂,在轰鸣飞转的机器旁,笔者见到了彭永利。身着沾满油污的蓝色工作服,额头挂满汗珠,正在专心致志地调试机器。随行的分厂领导介绍说,彭师傅是机加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作为公司的能工巧匠,他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善于学习和钻研,经他的手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完成了多项技术革新,好多成果经推广后,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司某产品的传动分机,在生产中经常出现温升过高、声音异响的现象,成为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系统性的技术难题,是公司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彭永利和攻关小组成员一起认真分析,查阅资料,大胆实践,采用修刮涡轮的方式,有效减少涡轮的摩擦面积,增大储油空间,改善润滑条件,在原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消除了传动分机的异常声响,保证了整机的温度要求。这一困扰生产的难题解决,为该产品的后续生产扫除了“路障”,其成果与思路被纳入技术文件,每年可为企业创造价值20余万元,同年获得公司“技术革新优秀项目一等奖”。
彭永利所在的班组,承担着公司某系列产品传动系统的装配与调试任务。由于该产品结构复杂,生产装配调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特别是减速箱的漏油问题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十几年来经过多次改进,效果仍不理想,减速箱漏油一旦发生在特定时段,后果将非常严重。面对愈来愈多的生产和产品返修任务,彭师傅凭着一股钻劲,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认真分析,提出了改进产品内部结构、增加回油系统、改善装配工艺的构想,后经反复试验,彻底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提高了整机的质量与可靠性,每年可为企业节约12000多元。
像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正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技术攻关活动中,一个个困扰生产的难题,在彭永利手中迎刃而解。据统计,近几年来彭永利累计完成技术革新三十余项,为公司创值近300万元。
(范源)
彭永利(右一)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