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鼎文化凝心聚力 努力建设全国五精管理第一矿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九鼎文化品牌矿创建工作纪实
11月12日,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九鼎文化品牌矿顺利通过了中煤政研会验收,这标志着该矿企业文化品牌创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2009年,一号煤矿荣获了“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称号;2010年,荣获了“全国煤炭工业五精管理样板矿”称号;今年,又顺利通过了九鼎文化品牌矿验收,可以说一号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可喜成绩。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一号煤矿干部职工感到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号煤矿提出向全国五精管理第一矿的宏伟目标奋进,这一目标再次振奋了全矿干部职工的精神。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左二)在一号煤矿数字化调度室视察工作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前排左三)在一号煤矿视察工作
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右二)在一号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一号煤矿九鼎文化内涵
鼎是象征着权威和神圣的国之重器,黄帝铸三鼎,包含着祈福天地、保佑平安的寓意;鼎是古代献祭的重要礼器,大禹铸九鼎,象征着通天应神,安邦定国,教化人伦。一号煤矿弘扬鼎文化,就是要在黄陵这方圣土上,鼎定基业,传承文明,继往开来,以鼎象征一号煤矿安全基础牢固,祝福一号煤矿祥瑞平安、稳定发展。鼎是古老的炊具,人们在其中调和五味,被赋予和合天下、和谐相处的含义。一号煤矿弘扬鼎文化,就是要以鼎为一号煤矿的载体,在全矿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下,把一号煤矿建设得更加团结和谐、兴旺发达。鼎又是创新变革的标志,一号煤矿弘扬鼎文化,就是要汲取鼎文化中“革新”的重要内涵,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鼎又是力量责任的展现,一号煤矿弘扬鼎文化,就是要取鼎文化中“扛鼎”精神,激励一号煤矿的创业团队,敢于承担,敢负重任,谱写一号煤矿的新篇章。
鼎为企业价值之标志,鼎为企业文化之图腾。为此,一号煤矿结合矿情,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提炼出独具特色的九鼎文化(平安鼎、兴盛鼎、和谐鼎、创新鼎、诚信鼎、五精鼎、廉洁鼎、感恩鼎、英雄鼎),其核心理念是“平安高效、务实创新、自强不息、鼎盛一矿”,平安高效是九鼎文化的核心,务实创新是九鼎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是九鼎文化的特征,鼎盛一矿是九鼎文化的品质。其目标愿景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科技主导型、文化示范型、富美和谐型矿井,打造全国五精管理第一矿,实现井下管理工厂化、地面建设园林化”。
一、铸平安之鼎,夯实安全基础,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安全始终是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一号煤矿坚持以“聚精会神抓管理、一心一意保安全”为指导思想,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构建了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沉淀制度》和《职工安全账户制度》,明确了安全风险抵押标准和安全考核目标,实现了安全管理责、权、利的统一;创建了“5221”全员安全绩效考核管理法,即:安全占50%、质量标准化占20%、煤质(服务)占20%、党建占10%,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全要素考核激励机制;创建了“1153”瓦斯治理法,即:以实现瓦斯零超限为目标,以瓦斯抽采为中心,运用高位裂隙抽放、本煤层预抽、埋管抽放、边掘边抽、区域预抽五种瓦斯治理方式,坚持做到抽采设计到位、管道铺设到位、抽放钻孔到位;认真推行了“一定两全三持四保五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定”是指培训时间固定,“两全”是指学习人员齐全、培训资料齐全,“三持”是指授课人坚持备课、职工坚持作笔记、坚持开展“四个一(每日一题、每周一会、每月一考、每月一训)”活动,“四保”是指保证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保证培训内容、保证学以致用,“五落实”是指落实学习内容、落实全员培训、落实操作技能、落实跟踪考核、落实奖罚措施;严格落实“三严”管理(安全管理严在干部、现场管理严在流程、日常管理严在细节)和“黄陵矿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二十条红线规定”,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二、铸兴盛之鼎,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人财两旺局面
近几年,一号煤矿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打造“三基九力”团队为切入点,通过开展“精优作业法”的精炼行动、“卓越管理法”的历练行动、“创新成果”的锤炼行动、“精英品牌”的提炼行动、“首席员工”的修炼行动和“素质金字塔”的磨练行动,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丰富人才培养形式。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推行“五精”管理模式、“3321”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模式、“五+五”岗位管理文化,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铸和谐之鼎,营造和谐氛围,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鼎是和谐兴旺的载体。营造和谐氛围,实现和谐发展,是国有企业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号煤矿在企业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中,充分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特色,全面营造健康文明、富美和谐氛围。通过加大硬件投入,不断优化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实施绿色强企战略;开展“四德”教育,促进和谐矿井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干部与群众及企业与周边社会的和谐发展。
日产万吨的综采工作面
环境优美的井下候车室
四、铸创新之鼎,强化革新理念,激发全员创新热情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一号煤矿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了矿井生产机械化、传输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商务电子化、信息集成化的目标;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实施科企联姻攻关,与煤科总院西安分院、西安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业务合作,顺利完成了通风项目研究等科研攻关项目。其中《煤层自燃发火隐患识别适应性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
五、铸诚信之鼎,培育诚信团队,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因此,一号煤矿在质量建设、品牌建设、企业外交等方面,坚持以诚信为本,积极弘扬求真务实、诚信敬业的精神,着力建设诚信团队、打造诚信企业。并从道德范畴,把诚信融入安全工作中,通过建立安全诚信考评机制,开展安全结伙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员安全承诺等多项活动,将诚信建设与班组管理相结合、与上级监管相结合、与提升职工素质相结合、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教育职工对待安全工作的态度、行为向良性方向发展,促使职工不断提升安全价值观,做到说诚信话、办诚信事,摒弃说一套做一套、不求实不落实、工作浮躁的不良作风。
六、铸五精之鼎,创新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8年以来,一号煤矿通过强力推行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精管理模式,解决了企业文化与管理脱节问题,使企业文化在一号煤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推行精细管理,提升矿井基础管理水平。应用了“编码、定置、标识、看板”四项管理技术,对井下灯具、线缆、轨道等所有设施设备、工具材料进行编码,实施规范管理,为加强井下现场管理创造了条件。按照“六定”原则(定区域、定时间、定路线、定责任、定奖罚、定考核),开发了干部走动管理系统软件,使安全工作有检查、有落实、有整改、有复查、有验收、有反馈,实现了管理无空档、走动无盲区。实施了安全隐患全编码管理,形成“两化三层五级七步”(两化:隐患分类自动化、隐患管理网络化;三层: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五级:公司级、矿级、区队级、班组级、岗位级;七步:排查→统计→下达→整改→验收→分析评价→授权销号或再整改)安全隐患编码分析闭环管理,实现了“决策层看得见,管理层管得住,执行层办得快”的隐患治理目标。二是强化精准确认,规范职工岗位操作行为。该矿对基层区队的班前礼仪进行了规范和统一,主要内容包括唱矿歌、班前点名、安全培训、安全确认、工作总结和安排、安全预想、安全宣誓和列队上岗。通过上交亲情安全确认卡、职工自觉排查、联保人员相互排查、跟班队长、班组长排查,建立起安全联保确认体系,杜绝“不安全人”入井;通过开展安全预想,将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发现的隐患及防范措施反馈给职工,做到安全信息大家共享。三是规范精确操作,提升职工岗位操作水平。在经营管理中推行了“厘”管理,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和大手大脚现象。在采掘队推行了“毫米”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尤其在巷道贯通时更加强调精确度;在服务队推行了“秒”管理,要求30分钟发一辆车,井下上下班高峰期,要求5分钟发一辆车;在选煤厂推行了“克”管理,要求装一节车厢超吨亏吨不超过30千克。同时,扩大了“毫米、秒、克、厘”管理示范点、段、面的创建范围,目前,已经创建了15个五精管理示范岗、点、段、面。四是实现精益经营,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该矿创建了以“三项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三个体系(岗位价值核算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酬管理体系)”为核心,以“两个机制(内部市场机制、内部仲裁机制)”为保障,以信息化系统为平台的“3321”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模式,使岗位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小核算单元和独立实体;通过推行“ABC”三卡管理,将岗位实现的价值与职工的劳动报酬挂钩,使职工身份由“生产者”转变为“经营者”,实现了“管理到岗、量化到岗、核算到岗、考核到岗”的管理目标。五是塑造精美环境,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该矿按照“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团队和谐美、形象品牌美”五美标准,推行了精美管理,同时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和形象塑造工作,通过井上井下无所不至的环境刷新,使矿井面貌焕然一新,从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铸廉洁之鼎,深化作风建设,大兴清正廉洁之风
一号煤矿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三个系统(思想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视觉环境系统),三个规范(自律规范、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四个办法(干部述职、职工测评、中层干部互评、矿领导联评),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党纪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使领导干部时刻以自重、自省、自律、自警、自励约束自己,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言行一致。
八、铸感恩之鼎,增强感恩意识,激发职工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号煤矿将感恩教育作为营造健康文明氛围,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助推企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发扬新时代矿工精神为宗旨,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线,以“感恩父母养育、感恩企业培养、感恩同事支持、感恩组织信任、感恩他人帮助”为内容,在全矿干部职工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感恩意识,用实际行动感念祖国之恩,增强爱国意识;感念党组织之恩,增强爱党意识;感念社会之恩,增强回报意识;感念企业之恩,增强敬业意识;感念父母之恩,增强孝敬意识;感念同事之恩,增强助人意识。
九、铸英雄之鼎,弘扬黄帝文化,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一号煤矿坐落在轩辕故里、革命圣地,因此,该矿把黄帝文化、延安精神作为企业科学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在黄帝文化和延安精神的熏陶下,一号煤矿干部职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截至11月底,该矿累计生产原煤3850万吨;实现安全生产1700天;全员工效最高达到17吨/工;先后获得省、局级以上荣誉80余项;涌现出局级以上劳模12名。今后,该矿将继续弘扬黄帝文化,牢固树立献身煤海、一生无悔、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奉献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弘扬延安精神,继承革命圣地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与时俱进,争创第一,勇立潮头,永葆一号煤矿英雄本色,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打造全国五精管理第一矿而努力奋斗! (韩华东 卫庆华)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杨照乾(前排左三)在一号煤矿指导工作
陕煤化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富元(左一)在一号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陕煤股份总经理、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老虎(中)深入一号煤矿井下检查指导工作
黄陵矿业公司总经理范京道(中)深入一号煤矿井下检查指导工作
一号煤矿矿长 唐恩贤
一号煤矿党委书记 韩华东
一号煤矿九鼎文化品牌推荐词
九鼎神圣,庄严使命永担当;九鼎博大,广纳百川永开放;九鼎敦实,厚积薄发永深邃;九鼎稳健,劲若雄鹰永如磐;九鼎睿智,敏达灵锐永聪慧;九鼎挚诚,鞠躬尽瘁永奉献;九鼎祥和,贤雅宽善永谐美;九鼎强悍,骁勇如虎永刚毅;九鼎豪迈,独领风骚永领航。九鼎文化,历久弥新;九鼎品牌,壮丽久远;永久的一号,永久的九鼎文化品牌!
一号煤矿鼎文化赋
中华圣地,桥山黄陵,人文先祖,肇启文明。桥山之上古柏苍苍,黄土之下乌金连城。黄陵矿业,大型煤企,尽得龙脉地利;黄陵一矿,跨越争先,志在夺冠扛鼎。
鼎为国之重器,鼎立大业方兴。黄帝铸三鼎,三才乃和;大禹成九鼎,九州肇兴。一矿奋起,承传鼎文明之薪火;继往开来,重铸鼎文化之荣盛。
黄陵一矿,主力矿井,煤质优良,品牌“黄灵”,六百万吨,年产丰盈,千五健儿,众志成城。科技创新安全第一,五精管理强势推行,崇尚和谐倡导执行,安全高效全国引领。企业文化,矿之魂魄,凝聚团队,构建文明。鼎旗高扬,美哉一矿;鼎风激荡,壮哉黄陵。
鼎之博大,融汇包容,调和鼎鼐,荟萃聚精。精细精准、精确精益、携手精美,统称五精。五精管理,境界提升,五星员工,融为系统。以人为本,文化引领,最大效益,最优功能。“三基九力”,“七路行动”,黄陵一矿,煤业先锋。
鼎之祥瑞,天下太平,安全生产,主题永恒。安全为天,何有天大?生命至上,懈怠岂容!安全教育,“十法”“四一”,安全管理,六大支撑。遵章守纪,规范操作,誓词铿锵,警钟长鸣。
鼎之高尊,威仪九重,刑鼎铸就,律令谕众。公正廉洁,从业之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诚信守法,立道之本,信守承诺,一言九鼎。勤勉敬业,修道之法,恪尽职守,爱岗精诚。修德律己,为人之本,修身养性,克己慎行。
鼎之伟岸,维系天命,扛鼎之力,力大无穷,企业兴旺,必重执行,执行给力,无往不胜。规矩面前,人人平等,态度决定,见诸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滴水穿石,如一始终。提升执行,其力更壮;塑造竞争,其力更增。
黄陵一矿,鼎鼎大名,一者为长,前行引领,鼎为企业价值之标志,鼎为企业文化之图腾。鼎文化兮盛一矿,承文脉兮宏传统,彰日月兮开新天,福瑞祥兮颂殊荣。一言九鼎,崇德重礼、众人扛鼎、大业共兴。革故鼎新,开创历史新辉煌,铸就鼎盛,黄陵矿业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