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情思
李大龙
上大学时第一次出远门,来到千里之外的徐州,当同学问我:“你们家乡有什么特产?”我不假思索地答:“苹果!”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看着周围同学羡慕的眼神,我真为家乡盛产苹果而自豪。
大四要签工作了,当我告诉家人想去陕北,那边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待遇也要好一些时,父母可能不舍得我去陕北那个既风沙大又冷而且不在跟前的地方,说离家那么远,毕竟不方便,想吃个家里的苹果都难。
也许是陕西人恋家的缘故,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我终于没有去陕北,而是签到了离家不是很远的蒲城清洁能源公司。也算了了双亲的一桩心愿,时不时可以回家看看。
家乡的苹果又脆又甜,皮薄薄的,咬到嘴里,一股清香。一个个挂在枝头,那红亮,那橙黄活鲜鲜的像似有了生灵,太阳一般灼热,月亮一般温情,浓郁香馨。爸爸指着晶莹的套袋果说:“你看这同样的果子,在套袋里捂了三四个月的,卸了袋子后,就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变红并焕发出光泽。但是,一个苹果从开花到卖出去,农民需经手六七遍,疏花、定果、套袋、卸袋、采摘、分级,这还不算施肥、除虫、防病等等。那么一个小东西须十分的精心去呵护,来不得半点大意,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会影响到苹果的品质。”细想一下一个苹果的生长真不容易,还不算偶然造访的冰雹、冰冻、沙尘等恶劣天气,它们对于苹果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严重时甚至能把树皮打掉,把苹果花冻坏。
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经得住长时间艰苦的锻炼,才可能有所成就。父母辛勤地栽种了几亩果树,辛辛苦苦十几年,用苹果换钱供养了我们姐弟三人读完大学,而现
在还要继续劳作以减轻儿女的负担。父母的关爱如同流水绵延不断,缓缓流过生命坎坷的罅隙,给予我力量和温暖。享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做儿女的唯有好好做人,努力工作来回报。
(蒲城清洁能源)